新化县自北宋熙宁年间开梅山建立,发展几百年到明代时县城已经颇具规模,县衙更是富丽堂皇,衙门内建筑颇为齐全,富有文化内涵。八字形大门两边有石刻对联:外地平心县令裁本地官司,谦恭奉劝双方,退让留情三两步;今天红眼冤家结明天乡党,敦睦方兴万事,和谈取义五千年。
仪门有石刻一联:
一品进来也迎,百姓进来也迎,仔细权衡,百姓重于一品;
三才配合而治,万方配合而治,认真倡导,万方多得三才。
县衙大堂门口也有石刻一联:
豪强口若悬河,纵强词不能夺理;
懦弱心如开水,虽弱势还得维权。
新化中峒梅山寺
宅门以内便是县令及家属居住之所,宅门口有这样一副木刻对联:
上任安家,同样油盐柴米;
入乡随俗,异乡风土人情。
钟楼也有木刻一联:
谁来敲打皆鸣,何屈何冤何有苦;
我去咨询不应,是忧是患是无聊。
还有小型花厅一座,厅柱有石刻一联:
政府栽花,当地贤愚皆养眼;
县城赏月,仰天宠辱莫惊心。
花厅后面有小型阎王殿一座,门口有石刻一联:
阳世温馨,送礼询私能缓解;
阴司冷淡,知情问罪不通融。
阎王殿后面有一座献厅,县里常在这里举行公祭活动,厅柱有石刻一联:
以三牲五谷十蔬百果为公祭;
同全体千门万户兆人诉恳求。
献厅后面还有土地庙一座,门口有石刻一联:
千里来龙,凡属清廉休拜我;
万年地主,并非刁辣不容人。
县衙大堂右边便是主簿房,门口有木刻一联:
翰墨写春秋,公榜公函皆落实;
功名昭日月,政声政德不传虚。
主簿房右边便是县丞房,门口也有木刻一联:
辅佐县尊,事无大小皆经手;
效劳君主,权有高低各尽心。
东边有粮厅一座,用来储藏军粮及赈灾粮,厅柱有石刻一联:
民以食为天,堵漏补天勤炼石;
国凭人做本,开源固本力耕田。
粮厅后边便是督捕房,门口有石刻一联:
视察冤情,铁证山凭知凿凿;
擒拿罪犯,天罗地网布恢恢。
督捕房后面便是重狱,专门关押死刑犯,铁门口有石刻一联:
枷锁缠身,泪向亲人频送饭;
铁窗落魄,言留好汉早开刀。
竹园(红二军团司令部)
重狱后面还有轻狱,只是临时关押一段时间,到期依法释放。门口也有石刻一联:
不慎投来,后悔当初冲动快;
无妨改造,前行到处作为多。
轻狱后面还有女狱,这里专门关押女犯人,不许任何人进入。门口有石刻一联:
休怪我无情,谁教你不遵妇道;
已知身有罪,女追娘难返童年。
几经风雨战乱,新化县衙后来不得不迁址,原有文物没能保存下来,可惜可惜!
作者简介:萧正凡,湖南新化人,一九六五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几十年笔耕,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杂志,出版有《凉静轩诗草》《两行文字慰英雄》《梅山联话》,与人合著《对联写新化》《人文蔚起白云峰》等。另有成千上万诗联匿名或署名面世,其中有部分对联被制作成永久性文字悬挂于旅游景点。为全国第一个楹联村---湖南新化正龙古村撰写民居对联396副;为湖南会同雪峰村撰写对联238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