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0-02-03     荷叶伞教育集团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破了这个春节的平静。

截至2月2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205例,现有重症病例2296例,累计死亡病例36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

累计确诊人数破万,疑似感染人群也在增加,疫情仍在蔓延。

此时此刻,关于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你是否真的了解呢?

为大家帮助大家科学防护,小编整理了生活中常见的防疫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Q: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A: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病毒感冒、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冠状病毒很容易变异,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Q:新型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A:

1、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空气传播;

2、与病人的密切接触;

3、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

Q: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A:

1、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2、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3、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

Q:如果出现早期症状,是否意味被感染?

A:

1、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2、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Q:去医院就医应注意什么?

A: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Q: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A: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Q:公众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

A: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记住三大要点:

少出门

勤洗手

戴口罩

这是一场全民与病毒的战争,需要每个人都了解病毒、做好防护、积极配合。

更愿每个投身前线的勇者,都能平安健康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6HxDHAB3uTiws8KKL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