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在中国图画书里,遇见一个中国式的童年。
在许多人的惯性思维里,桃花源是成人世界的寄寓与超脱,是对现实世界的逃离与开拓,却不想,在这里,它同样可以容纳更广阔和更天真的想象。一个小小的侧身,那个端庄又严肃的桃花源,就拥有了童趣童心。
今天的夜读,将带你进入画家熊亮和他从《桃花源记》及中国传统典籍中“生长”出来的东方奇幻世界。
误入桃花源
金 莹 | 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写下一篇《桃花源记》,从此开启后世对这方“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境的无限想象,在此后的千百年里,桃花源不仅仅是“不知魏晋”的躲避战乱之地,也寄寓了中国文人的诸多期待和想象。
由蔡皋绘、松居直改编、唐亚明翻译的图画书《桃花源的故事》,是一部经典之作。湖南画家蔡皋再现了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人的生命节奏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世界。
熊亮的绘本文学作品《游侠小木客》,便是从“桃花源”开始的。
当时间已经倏忽过去1599年,小羽来到武陵小镇的爷爷奶奶家过暑假。这个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对乡野的一切都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尤其是那片被大人“绝对绝对禁止进入”的森林。
于是,沿着一些不知从何处飘落的桃花瓣,她经历重重挑战,来到木客村,来到桃花湖,来到涸泽国,遇见了森林中的精灵木客,遇见了造云师,遇到了梅雨怪,遇见了山魁和林魁,遇见了菌人,遇见了那个丰懋而迷人的东方奇幻世界。
哪个孩子不在成长的年纪里幻想过一场奇遇?在不为人知时开展一场属于自己的冒险,在与现实接壤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异域里,成为另一个哈利·波特?
如果说,西方魔法世界的入口隐藏在午夜的车站,那么,这个经由飘洒的桃花瓣指出的异世界的入口,便具有十足的东方意味。
《游侠小木客》令我惊喜之处在于,在阅读这部作品之前,我并没有把桃花源与孩子对未知和的好奇联系在一起。在我的惯性思维里,桃花源是成人世界的寄寓与超脱,是对现实世界的逃离与开拓,却不想,在这里,它同样可以容纳更广阔和更天真的想象。一个小小的侧身,那个端庄又严肃的桃花源,就拥有了童趣童心。它就这么自然地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好奇心连接在了一起。
小羽遇见的木客世界,拥有令孩子们叹为观止的丰富想象。在那里,各种天马行空的称呼,关乎风、云、水、火,关乎小小的动物和植物,关乎拥有各种神奇力量的精灵,关乎自然的神秘力量,关乎有着东方血脉的传奇和神话。
它们不是空穴来风,一直潜伏在我们的血脉之下,只是在太漫长且辽远的时空里被暂时地遗忘了。爱惜传统文化的人,从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里,自然而然便能体会到这些想象的来处:《庄子》《九歌》《太平广记》……
“平乐县西七十里,有荣山,上多有木客。形似小儿,歌哭衣裳,不异于人。而伏状隐现不测。宿至精巧。时市易作器,与人无别。就人换物亦不计其值。”创作于晋时的《湘州记》,在21世纪有了水墨画成的形体。东皇太一、命运神、云中君、树神、雷神、 雨师、湖神……招神仪式里的各种神明,是屈原《九歌》中反复提及的名字。
那些对现代读者而言浩如烟海又艰涩繁复的古代典籍里,其实潜藏着我们的祖先最初想象和认识世界的方式,那是一种纯正的东方想象。
如今,熊亮在他如烟如云、似幻似真的水墨画中,构建起了一个有着东方血脉的奇想世界。
(文中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新媒体编辑:金莹
夏季文创嗨
文学报夏季文创 已上线微店
文学照亮生活
网站:wxb.whb.cn
邮发代号: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