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把四项措施贯穿全过程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纵深开展

全市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勉县坚持把四项措施贯穿全过程,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全县主题教育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精心谋划部署稳推进。一是加强领导。县委召开常委会议3次,专题研究部署全县主题教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职责任务,统筹协调推进。二是以上率下。县委常委班子及各级领导班子以“三学三问三提升”为载体(即学创新理论、学红色传承、学先进典型,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提升走亲连心能力、提升攻坚克难水平、提升顽疾整饬力度),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读书班研讨交流,县委常委及其他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分管领域、包抓镇村讲主题党课、开展调查研究、检视整改问题,形成“头雁效应”。三是严督实导。县委成立12个指导组,行业系统较大的单位分别成立指导组,实现28个党(工)委、80个部门单位、741个支部指导全覆盖。及时召开指导组工作会,明确重点任务,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共开展巡回指导120余次。

聚焦学习教育强信仰。一是理论学习强筋骨。坚持政治导向,各级党组织举办读书班、专题辅导讲座、研讨交流1500余场次。县级四大班子集中学习研讨31次,邀请中央党校和铁道党校3位专家教授来勉开展专题培训;镇(办)党委及县直各党(工)委举办党支部书记轮训班,实现全县741名党支部书记轮训全覆盖;基层党支部以“三比一争当”(即比学习成效、比整改落实、比模范带头,争当新时代好党员)为载体,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建立任务清单、需求清单、问题清单,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二是红色教育强党性。依托勉县党性教育基地、红四方面军陕南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及诸葛亮廉政思想教育基地,推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分析交流课程,培训教育党员干部1.5万余人次。三是先进典型树标杆。认真学习张富清、黄文秀等先进事迹,培树挖掘身边脱贫攻坚、致富带富先进典型,通过“三讲三学暨建国70周年文艺汇演”、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号召,促使党员干部干超一流。

抓实调查研究施良策一是深入群众“定课题”。各级领导班子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两代表一委员”助力脱贫攻坚座谈会深入一线征集、梳理意见建议1300余条,形成调研课题121个。二是走亲连心“寻良方”。结合“驻村帮扶”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县级领导每周驻村3天,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每周驻村4天,深入了解民情民意,解决群众热切期盼问题,持续提升帮扶成效。三是定期交流“促转化”。建立党委(党组)定期交流研讨调研成果制度,县委常委会围绕“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剖析准不准、措施制定准不准、成果转化好不好”召开调研成果交流研讨会,其他各级领导班子参照县委常委班子开展交流研讨62次,促进调研成果转化。

紧盯检视问题促整改。一是全面查摆抓整改。全县党员干部围绕18个“是否”“六个对照”“六个差距”要求,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通过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等方式检视整改问题1200余条。二是聚焦专项整治抓整改。紧紧围绕11个专项整治,落实县委常委牵头负责,明确整治目标任务、工作要求、责任单位,确保问题整改见底清零。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着力点,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逐一摸底排查,全面提升村两委正职“一肩挑”比例。三是围绕发展抓整改。以中央和省委巡视整改为契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扫黑除恶、党的建设等问题整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扎实开展“三比一提升”活动,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摘帽决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