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今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然而很多人再也看不到了。在前行的路途中,不要忘记在战疫中牺牲的她们。
夏思思:“有事叫我,我来!”
2月23日清晨,一位在疫情来袭时毅然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走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9岁。
夏思思,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协和江北医院)医生。过去一个多月,她一直与病毒战斗,直至生命之花凋谢。
1月的一天,值了夜班的夏思思本可下班回家休息。听说有位70多岁的老人病情加重,她又返回医院参与救治,协调专家会诊、检查。随后几天,因为担心老人病情,夏思思主动留在病房。
“当时这位病人已经高度怀疑是新冠肺炎,思思也知道,可她依然选择回来战斗。当时医院、医护人员都进行了准备和防护,她却被感染了。”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邱海华哽咽着说。
邱海华说,夏思思是科里7位医生中最年轻的一位,工作从不挑三拣四,一切服从安排,还经常主动帮别人代班。“医院有下基层义诊或大型医疗保障工作,她总是第一个报名。”
“有事叫我,我来。”这句话是夏思思工作中的口头禅。医院、同事有什么急事,一个电话,夏思思总能及时出现。因为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她成为领导同事都很喜爱的“小思思”。
1月19日,夏思思突感乏力伴发热,随即住院治疗。“她依然十分乐观,我们去看她,她还经常询问医院工作情况,想早日重返岗位。”邱海华说。
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月23日凌晨,夏思思病情突然恶化,经多位专家紧急抢救,最终不幸去世。
陈健:防疫途中遇车祸去世
陈健,女,汉族,现年26岁,大专文化。2017年4月入职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奎香乡寸田村卫生室从事村医工作,先后负责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防控是她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寸田村有12000多名住户,其中有两三千人由异地返乡。陈健和她的5位同事需要为他们检测体温并宣传防疫知识。
2月12日中午12点10分左右,陈健骑着电动车带着同事迟焕琴下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居家观察对象进行医学监测。在返回村卫生室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陈健遇难、迟焕琴受伤。
她的离开让很多人心碎,丈夫周宇至今无法接受妻子离开的事实,他拿着两个幼子的照片,逢人就问:“您会PS吗?她走了,我们一家四口没有一张全家福……”
3岁的儿子亲吻妈妈遗照
柳帆:退休不退岗,一家四人感染新冠肺炎离世
柳帆,59岁,副主任护师,生前在武汉市武昌医院举办的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从事护理工作。2020年2月2日前一直正常在岗值班。2月3日至2月5日轮休三天。2月6日早上7点,柳帆同志给科室护士长打电话诉身体不适,有发热症状,护士长当即安排她到武汉市武昌医院西院区进行全面检查;2月7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日立即入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医院尽全力进行救治,但由于基础性疾病较多,病情呈进行性加重,2020年2月14日18时30分经抢救无效逝世。在她去世前,其父母和弟弟也先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武昌医院退休副院长王坚(化名)曾与柳帆共事30余年。在他的印象里,柳帆性格随和、爱说爱笑、工作认真,执行医嘱从未出过差错、事故,而且护理技术非常过硬。他记得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半年前,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打麻将。“如果柳帆没有感染新冠肺炎,再过一年续聘期就满了5年了,到时候就可以安度晚年了。可惜她没能等到那一天。”王坚说。
王兵:除夕当天还在给病人打针
王兵,1947年生,武汉市洪山区王兵西医内科诊所主治医生。在武汉医疗资源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开门接诊救治患者,因劳累过度,免疫力下降,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020年2月18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享年72岁。
武汉封城后,王兵照常在诊所里为附近居民们看诊,为激增的病人忙到深夜。除夕这天,她还在给病人打针,大年初三,她还开门为患者们拿药。
王兵还在这个自治社区里担任了15年的业委会主任。大年三十的深夜,她安排小区子女们四处采购防护和消毒物资,努力帮助居民们挺过这次疫情。
但在1月27日,她和自己的家人却相继倒下了,成为整个小区400多户中唯一的感染家庭。
宋云花:生命的最后七天完全奉献给了疫情防控
宋云花(左)生前工作图片
1月31日13时30分许,隆阳区青华街道办事处太平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医宋云花,在抗“疫”一线换班回家的途中,因遭遇车祸后抢救无效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6岁。
1974年8月22日,宋云花出生在隆阳区宋家墩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994年6月,她毕业于原保山地区民族干部学校西医专业,同年9月开始从医。从2014年开始,她在隆阳区青华街道办事处太平社区卫生服务站担任村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宋云花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每天争分夺秒、勇挑重任,与时间赛跑,为疫情防控献出了宝贵生命。
1月25日至31日这段时间里,宋云花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入户宣传登记有她的身影、公共场所消杀有她的身影、健康监测点有她的身影、服务站的就诊台上有她的身影。
宋云花将生命中的最后7天完全奉献给了疫情防控,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给了她所守护的太平社区居民。7天时间里,她累计参与入户宣传19次,登记排查153户,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杀40余次,在健康监测点测量体温151人次,服务常规病人95人次。
张抗美:年近古稀却坚守一线
张抗美, 1952年生,2002年退休后返聘于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要求到社区服务中心发热诊室负责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工作,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020年2月14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享年68岁。
截至3月22日,全国共有41名医护人员因公殉职。截至2月26日,全国公安民警和辅警有49人因公牺牲。截至3月8日,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
愿逝者安息,英雄千古。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春城晚报、云南网、新京报、荆楚视野等
编辑: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