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编 导 言
糖尿病虽然看起来只是血糖升高,但实际上对人体多个系统都有损害,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有不同。当患者的不同体质遇上虚实错杂的病因病机,糖尿病的个性化治疗十分重要。前段时间,我们与大家分享了中医名家赵进喜教授,治疗糖尿病12法中的“治本”4法今天,小编将带大家进一步学习对于不同证型、不同体质,解决“标实”证候的8大方法。
1.胃肠热结——清泄结热
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兼见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舌燥口干,心胸烦热,舌质红,苔黄干,脉象滑而数。
治法:清胃泻火,通腑泄热。主方可用增液承气汤合三黄丸加减。适用于阳明胃热阴虚体质或其他见胃肠结热证候的患者。
若热毒壅盛,疮疖者,治当清热解毒,方可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四妙勇安汤化裁;阳明胃热体质,外感风热或温热邪毒者,治当疏风清热、通下和胃,方用升降散、凉膈散化裁;若兼肝经郁热者,治当清泄肝胃郁热,方可用大柴胡汤化裁。少阴肾虚体质,肾阴虚兼胃肠结热,治当重视补肾,可加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等。厥阴阴虚肝旺体质,肝阳上亢兼胃肠结热者,方可用天麻钩藤饮、大黄黄连泻心汤等。
2.湿热困脾——清化湿热
症见:纳食不香,口干黏腻。兼见头晕沉重脘腹胀闷,大便不爽,小便黄赤,或尿频涩痛,小便浑浊,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弦滑而数。
治法:芳香化湿、苦寒清热。主方可用芩连平胃散合四妙散加减。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阳明胃热体质或其他消渴病有湿热内蕴证候之人。
太阴脾虚体质,气虚症状突出者,可用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加苍术、黄连、茵陈等药;阳明胃热体质,湿热有从阳化燥之机,治当清泄热结,方用三黄丸、茵陈蒿汤等;兼肝经郁热,或少阳肝郁体质,兼湿热内结者,治当舒肝解郁、清热化湿,方用柴平煎、丹栀逍遥散等。
3.肝经郁热——清解郁热
症见:口苦咽干,口渴引饮。兼见胸胁满闷,太息频频,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泄热化湿,清肝解郁。主方可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合栀子清肝饮加减。适用于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患者见肝经郁热证候者。
少阳肝郁体质,肝经郁热日久,兼见血瘀者,治当配合活血化瘀,可配合血府逐瘀汤等;阳明胃热体质,兼肝经郁热,胃肠热结者,治当配合清泄胃热,方可加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等。少阴肾阴亏虚体质,兼肝经郁热者,治当重视滋阴补肾,可配合杞菊地黄丸。
4.痰火中阻——清火化痰
症见:头晕,心胸烦闷,失眠多梦,体形肥胖,口中黏腻。兼见四肢沉重,脘腹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火化痰。主方可用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加减。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肥胖体形属痰火中阻者。
太阴脾虚体质,气虚突出或兼阴虚者,治当重视健脾益气,方可用六君子汤等;少阳肝郁体质,有痰火中阻证候者,治当重视舒肝解郁,可配合小柴胡汤等;有痰火扰心重证,心烦失眠,如狂发狂者,治当化痰清火,镇心安神,方用礞石滚痰丸、导痰汤等。
5.肝阳上亢—平肝潜阳
症见:头痛眩晕,口苦咽干。兼见颜面潮红,耳鸣耳聋,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小便黄赤,舌边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息风,滋阴潜阳。主方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适用于厥阴阴虚肝旺体质或其他消渴患者见肝阳上亢证候者。
少阴肾阴亏虚体质,或厥阴体质肾阴虚病机突出者,治当重视滋阴补肾,方可用杞菊地黄丸等;少阴阴阳俱虚体质,虚阳浮越者,治当滋阴助阳,潜镇浮阳,方可用潜阳汤、地黄饮子化裁。
6.痰湿阻滞——化痰除湿
症见:体形肥胖,口中黏腻。兼见四肢沉重神疲嗜睡,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缓。
治法:化痰除湿、健脾助运,主方可用二陈汤、白金丸合指迷茯苓丸加减。适用于太阴脾虚体质、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病肥胖体形属痰湿阻滞证候者。
太阴脾虚体质,气虚突出或兼阴虚者,治当重视健脾益气,方可用六君子汤等;少阳肝郁体质,有痰湿阻滞证候者,治当重视舒肝解郁,可配合四逆散等。
7.气机郁滞——行气解郁
症见:情志抑郁,太息频频。兼见胸胁苦满,脘腹胀满,少腹不舒,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起沫,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柔肝健脾。主方可用逍遥散、四磨汤加减。适用于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病见肝郁气滞证候者。
少阳肝郁体质,气郁日久,兼见血瘀者,治当配合活血化瘀,方可用血府逐瘀汤等;肝郁化热,肝经郁热者,治当清解郁热,方可用小柴胡去半夏加花粉汤等。少阴肾阴亏虚体质,兼肝郁气滞者,治当配合滋阴补肾,可配合六味地黄丸,或改用滋水清肝煎等。
8.血脉瘀滞——活血化瘀
症见: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夜间为甚。兼见胸痛,肢体麻痛,肌肤甲错,妇女月经不调,经血紫暗,口唇色暗,颜面瘀斑,或腹部有压痛;舌质紫暗,脉弦,或艰涩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行滞。主方可用桃红四物汤、桃核气汤合下瘀血汤加减。
气虚突出者,治当益气活血,方可用补阳还五汤,重用生黄芪30~60g;兼阴虚者,治当重视养阴活血,可配合六味地黄丸等。少阳肝郁体质,或有气滞血瘀者,当行气活血,方可用血府逐瘀汤;兼痰湿阻滞者,治当重视化痰活血,可配合温胆汤等;兼痰火阻滞者,治当化痰清火活血,方可用黄连温胆汤;久病入络,或见肢体麻木、疼痛、偏瘫、痿痹者,治当重视搜风通络和舒筋活络,可选用地龙、全蝎、穿山甲、白花蛇等虫药和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钩藤等藤类药物;消渴病继发肾病等病在络脉,“微型症瘕”形成,治疗又当重视化瘀散结,药可用海藻、昆布、夏枯草、莪术、薏苡仁等软坚散结。
应该指出的是:
本虚标实,辨证治疗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本虚与标实、治本与治标的关系。一般说来,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以治本为主,兼以治标或治本、治标并重;病情急变的情况下则往往以治标为主,兼以治本,或先治标后治本,总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体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突显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总而言之,治本治法固然重要,治标治法也不可轻视,因为标实证的解决必有利于治本。而标实证不解决,单治本虚,终难取效。
赵进喜教授不仅擅长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对于从经典出发落脚临床也有很多宝贵的思考和经验。更多赵进喜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和心得,在本书中与你细细分享——
《赵进喜临证心悟》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读经典”,收录了作者对中医经典的临床感悟,包括对《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后世各家经典名著医论、医方的研究心得及临证体会。中篇“勤临床”,重点介绍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病、内分泌代谢病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的多种疑难杂病的新见解与诊治经验,有医论,有验案,有观点。下篇“跟名师”,收录了作者总结导师以及曾经私淑或跟诊的多位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及其临床应用体悟。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赵进喜临证心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进喜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