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花果城”的美誉是如何叫响的

2019-09-17     大众融媒

1982年3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以《临汾被誉为黄土高原“花果城”》为题,对临汾城绿化工作进行了报道。从此,“花果城”的美誉叫响全国。

当时,是如何打造“花果城”的?记者笔下的“花果城”又是什么样的?在这里,小编以公众号的形式推出当年的报道,让大家在重温昔日荣耀的同时,增强荣誉感,提振士气,积极投身争创省级文明城的行动中来。

实行专业承包种植,分片搞好管护

临汾被誉为黄土高原“花果城”



本报讯 通讯员胡太春报道:被称为“陶唐故都、伊祁旧里”的山西临汾市,今年全市已植树28万多株。从1977年以来,临汾市实行专业承包种植、分片搞好管护的办法,大抓城市园林化建设,初见成效。全城绿化覆盖率占城市建设面积20%,市区十五条主要街道全部绿化,其中六条大街分别植有梨树、红果树、柿子树、石榴树、樱花树等。人们美誉这里是华北黄土高原的“花果城”。

临汾市是一座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城,有尧庙、帝尧茅茨土阶、康衢老人击壤处等古迹,全城面积35平方公里。但是这里在1977年以前,只有东大街和火车站两旁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杨树。“昔日尧都少萌凉,风扬沙尘雾茫茫”,正是这座古城旧貌的真实写照。1977年以来,市委、市城建局做出绿化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在发动全城居民义务植种的同时,精心选拔人オ,成立了一支城市绿化专业队。有领导干部、园艺师亲自负责,分育苗、栽培、浇灌、整修、科研等六个作业组,分别承包全城绿化和香花工作。五年多来,他们在市区种植各种绿荫树115万余株、行道树11,263株、果木树1090株,在市区主要街道街心建筑花坛447处,栽培各种花卉12万株,花树之下种植草坪1800平方米。同时,绿化队还结合当地自然特点,与市郊农村挂钩合作,建立了两个树木花卉研究所,确定了一批科研项目。通过引种移植实验,使日本樱花、山楂、大石榴、法桐、塔柏等30多个品种在临汾安家落户。另外,绿化队还开辞两个花圃,两个花卉展销门市部,除满足街道花坛需要外,每年向居民销售4万余盆。

为了管护好街道上树木花果,临汾市政府、市城建局大量印发《爱护树木花草公约》和制订奖罚细则,使之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并把全城树木花草分片包干,实行群众管理和绿化专业队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落实到具体个人。他们不讲情面、严格按奖罚条例办事。东风路小学三名少先队员坚决同破坏花木的不良行为作斗争,有关部门领导亲自登门颁发奖状奖品,并在全市表扬他们。经过几年努力,临汾市街头已形成了人人爱护树木花果的良好社会风尚,花木成活率在95%以上。

来源:临汾广播电视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ryuPm0BJleJMoPM7r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