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民总是牛股拿不住,亏损却死扛?如何才能避免?

2019-12-09     狼行华尔街

股民经常犯下这样的错误,股票一定要等到赚钱才肯卖,否则是捂住。或许在牛市,还有快速扳回的机会,但是一旦遇到熊市场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风险的控制和止损的设定才是是投资常胜将军的法宝,得与失对人所产生的心理价值是不对称的。损失带来的痛苦远大于收益带给我们的满足感。打个比方就是:捡的100元所带来的愉悦,无法抵消丢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所以当我们作有关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

原理1: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感。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0000元,输了失去500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请作出你的选择。

A. 愿意 B. 不愿意

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输赢概率相同,是绝对公平的赌局。但大量类似实验证明,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为什么人们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呢?想到可能会输掉50万,这种不舒服的程度超过了有同样可能赢来50万的快乐。就是人们对“失”比对“得”敏感。

投资客为什么会卖掉本该大赚的股票?

有位朋友,很早就向我推荐一只股票。作为一名以“价值投资”自诩的投资者,他两年前就卖掉自己的奥迪Q7大量买入了这只股票。最近,该股连续涨停,我打电话问在泰国度假的他。他说早已在接近不赔不赚的价位卖掉了所有的该股票。原来,这位朋友虽然投资颇有眼光,理念也正确,但却受不了在持有期间该股票价格的起起伏伏。由于人们对损失要比对相同数量的收益敏感得多,即使股票账户有涨有跌,人们也会频繁地为每日的损失而痛苦,最终将股票抛掉。所谓“知易行难”,一就如此!一般人因为这种“损失厌恶”,会放弃本可以获利的投资。

要有100%的利润,庸众才会蠢蠢欲动

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韦斯基在19世纪70年代所做的研究表明,“损失”和“收益”对人造成的心理冲击是不同的。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曾设计了一个掷硬币的赌博实验。现在,掷硬币来打赌,如果是背面,输掉100美元。如果是正面,赢得150美元。这个赌局你想参加吗?赌局显然有利可图,但实验证明, 大多数人居然会拒绝这个赌局!对大多数人来说,失去100美元的恐惧,远比得到150美元的欲望要强烈!等额的损失造成的痛苦,和等额的收益带来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心理刺激明显更为强烈。最少收益多少,才会平衡普通人失去100美元的恐惧?卡尼曼注意到,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200美元。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赌博之前,倾向于要求得到至少是其风险双倍的担保。

卡尼曼得出结论,等额的损失造成的痛苦,和等额的收益带来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心理刺激甚至多一倍。当然,这个发现仅仅对普通群众有效,资本家显然不在此列。资本家比普通人更爱冒险。马克思对此早有精彩描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家就到处运作;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于践踏人间的律法;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对于群众来说,200元的收益才能抵消100元的风险恐惧。但是,当大多数人都蠢蠢欲动的时候,就算只剩下万分之一的获利可能,乌合之众仍会前仆后继,共赴风险的盛宴。

原理2:确定效应

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即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作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确定效应”表现在投资上,就是投资者有强烈的获利了结倾向,喜欢将正在赚钱的股票卖出。投资时,多数人的表现是“错则拖,赢必走”。在股市中,普遍有一种“卖出效应”,也就是投资者卖出获利股票的意向,要远远大于卖出亏损股票的意向。这与“对则持,错即改”的投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原理3:反射效应

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

“反射效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在股民身上就是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统计数据证实,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长期持有的股票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套牢的股票。前景理论指出,在涉及收益时,我们是风险厌恶者,但涉及损失时,我们却是风险喜好者。人们并不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情况下非常乐意赌一把。归根结底,人们真正憎恨的是损失,而不是风险。

用三分钟改变你的思维,少走10年弯路!

在股市里,股票玩的并不是股票本身,如果是这样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玩股票最重要是心态和策略,甚么样的心态决定甚么样的行为,甚么样的策略决定了甚么样的结果,下面简单谈一下做股票都需要些甚么样的心态和策略。

第一点:耐心,等待是投资的王道

玩股票,最难的不是选到黑马股,也不是买到涨停板,最难的是你现在还拿不准,那怎么办,耐心的去等,等到你看得准看得明白的时候再去买。耐心等,等的就是机会,等他跌了很多,大家都伤痕累累谈股色变的时候,好了,你的机会就来了,而吃进股票后,怎么办,还是耐心等,等它涨,不涨就不卖,是不是,你之前耐心等来了机会,等的过程就是一个蓄聚信心的过程,你有了信心,自然就不怕等了,买进股票最怕的就是猴急猴急的,猴子为什么扳不到包谷,因为它没有耐心嘛。有了耐心,好了,相信你在股市里面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二点:风险控制,里面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仓位控制,一个是停损

资金管理。仓位控制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原因很简单,一摔就全部摔坏了,所以鸡蛋要分开放,摔坏了一个还有另外一个,这个在玩股票的过程中很重要,资金管理又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你不能把所有资金一次性全部杀进去,另外一个是你不能只买某一只股票,押一个宝。玩股票不能有赌徒心态,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十赌九输,十个人去赌钱九个人都是输的,所以赌博要不得,风险很大,那么怎样才可以在玩股票的过程中做到风险尽量减小呢,就是做到稳健的资金管理,比如现在这个位置,你认为股票价格已经合理了,那么你可以选择几个股票买上30%,等价格再便宜点,就再买点,这样分批买进直到完成建仓,而当你买一个股票把握不是很大的时候就买一点点试试水,这样有的人可能会说如果买进去就涨了呢,那也可以加仓,一样的道理,做股票切忌不可贪,千万不要去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想的人是不适合玩股票的,真正能在股市里活下来并赚到钱的人一定是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获利,积小胜为大胜,想想巴菲特,世界股神,他30几年来平均每年也只赚不到30%,所以,在玩股票的过程中玩好你手中的钱也同样重要。你在资本市场愿意赔多少钱?

停损概念,停损顾名思义,就是停住损失,汽车为什么要装安全带,很简单嘛,因为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安全带可以保护的你安全,让你避免更大的损伤,在买股票的时候,你总有买错的时候,比如当股票价格跌破某一重要支撑位置的时候,或者你手闲不住了,耐心不够好,买了一只股价半山腰或者山头上的股票,正好碰上了回调,心里没有底会下多深,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学会停损,凡是玩股票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赌徒的扳本心态,亏了一点就幻想扳回来,这样想是不对的,在股市里,要有少亏就是赚的心态,如果你判断股票还会下跌,就先停止损失,离场休息,等股票跌到更便宜的时候在吃进,这样岂不是等于赚了一段跌幅,根据长期的统计调查,发现普通股民只要套了10%的就很有可能变成该股票的股东,就是短套变长套,你钱都套住了,那你还玩甚么股票,钱都没有了,以后有好的机会你就只有干瞪眼了。

第三点:做股票要懂得休息,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

股票的最高境界就是知道甚么时候该做甚么时候该休息。 股票不要天天去看,天天去分析,要认准大趋势,大趋势把握住了,心里才有底,买进去自然也就拿得住,卖了自然就有耐心等,天天盯着股价看,今天上明天下,看着看着心态就坏掉了,肯定是手忙脚乱的,这样是肯定不行的,股票之道,大道至简,简单的思考,简单的操作。

第四点:大赚小赔,抱到冬瓜而不是捡到芝麻

一个股票打天下。 做股票,很忌讳去猜明天会怎么样,在思路一中我已经说过,不管你是分析还是丢硬币猜都是博取一定的概率,因为明天没有走出来之前谁也不敢说一定怎么样,未来就是不确定的。树立大赚小赔的理念是很重要的,炒股最怕捡到芝麻而丢冬瓜,喜欢在逆势中抢反弹的人大多都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所以在这里我有一个观念要送给大家,判断没有足够的获利空间就不要轻易买股票。

第五点:顺势而为,别做趋势的敌人

轻大盘,重个股。顺势而为应该结合大赚小赔来阐述,这样更容易理解。做股票,千万要认清形势,你要和大势作对,那么股票也会和你做对。一个真正明智的人在考虑入场时机的时候,首先不会想到的是自己要赚多少,而是控制风险,做股票的大势观就是一次交易机会和风险的概率比,顺势而为的本质就是一种风险最小化的确定。


9张思维导图告诉你中国股市的本质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如何选择正确的买卖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技术分析,正确买卖点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支撑位和压力位来进行选择。

首先,大多数买点都选择在股价回调到支撑位附近。支撑位对股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这种支撑来自于空头回补的力量和心理支撑。在支撑位置买股票,相对于其它位置来说,股价更不容易下跌。亏钱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反过来,赚钱的概率就要大一些,风险收益比合适。

相对应的,整的的卖点选择,就主要在压力位附近,因为压力位置,往往会对股价的上涨形成一定的压力,当股价到了这个压力位时,常常会停止涨势,常常出现调整甚至下跌,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高点。值得注意的是,卖出也分为减仓或清仓,如果持有的股票,仅仅是股价到了压力位附近,但上涨趋势仍在,那就适当减仓,落袋一部分利润,以降低风险为主,但是如果个股是到了压力位,遇到了较多的筹码阻力,且上升趋势失去或跌破了重要支撑线,那就得选择清仓卖出,规避风险。

另外,支撑位一般是已突破形态的颈线、上升趋势线和重要均线等;而压力位一般是前高附近,前期密集成交区,未突破的一些形态的颈线,上方的重要均线等等。

下面我们将从一只个股的所有可能的运动轨迹来阐述正确的交易选择。

1、下跌趋势不做。就算股价下跌途中不停的震荡,但是对于我们说,这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看空,千万不要对一只处于下降趋势的个股抱太大的希望,哪怕是前期的龙头,一旦下跌趋势成立,谁也不知道跌势的尽头在哪。

2、当一个股票在下跌趋势中,完成一次的震荡之后,拒绝新低的出现,并再次向上(而被突破)时,此时意味着空头力量衰减,市场暂时均衡,但此时并不需要急于买入,以防震荡后继续重归下跌趋势

3、当个股出现多空均衡之后,股价未来的走势无外乎3种可能,向上、向下,或者是横盘震荡,但是不管怎么样,最终会走出方向出来,要记住下面这三种走势。

4、调整后的第一种可能就是股价向上突破,这意味着多头开始逆转空头走势,结束调整状态,敏感的操作者,应在个股出现突破的瞬间进场做多,买入个股。

5、当有一天股价不再创出新高,遇到明显阻力一直无法突破时,对于我们的操作来说,就是获利了结出局。下图中的绿圈1位为合理的减仓点,绿圈二为全部清仓出局点。

6、调整后的第二种可能,是个股在支撑性附近出现横盘震荡,出现此种图形,适合我们用小仓位,依靠支撑和压力线,进行高抛低吸,在箱体内进行操作,但是这样操作往往利润不高,而且还有一旦市场选择方向,那么存在操作方向可能做反的风险。

7、调整后的第三种可能:看下图绿线走的轨迹,这说明市场暂时的多空均衡,只是空头蓄势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下跌中继的趋势,后市股价可能继续出现下跌。此时在跌破支撑线时应果断卖出。

8、最好是在市场没有选择出明确的方向的时候,不做过多的仓位动作,频繁的箱体操作,容易导致成本的上升,不好把握,对于空仓者,未选择趋势,这应该应耐心等待。

9、来看一下经典的卖点一

10、经典的卖点二

11、再看看经典的买点一

12、综合来看,正确的买卖选择如下图所示,红色点为正确的买点,绿色点为卖点或者减仓点,此图包含了个股从底部-拉升-顶部-下跌的四个过程。

【提醒】

一、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尽量只做上升趋势个股。

二、如果个股上升趋势一旦被破坏后,要第一时间减仓,以防止杀跌的风险出现

三、个股出现调整时,要考虑个股后面的每一种可能,并针对性地制定交易计划,在个股出现信号果断执行计划。

四、对于一直处于下跌趋势的个股来说,不要轻易抄底,以防止是下跌中继,后面还有漫漫熊途。


鉴于现实的原因,因为大多数投资者是在别人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投身股市的。他们往往是靠盲目冲动及朴素的攀比感性买股票的。投资者决策的唯一依据是看或听报道、电台等证券媒体分析行情动态,全无自己判断走势的主张。操作上并不重视甚至根本不进行个股质地、前景、价量关系变化的分析与研究,而是通过道听途说捕捉所谓黑马,稍有风吹草动就追涨杀跌,此类投资者最易失败。

当投资者很难决定投资行为时,其情绪和动机将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论以潜意识的概念,阐明了潜在的非理性情绪和动机对行为的影响。在股票投资中最主要的是决策:买什么,卖什么,何时买,何时卖,什么价位。

以上五个问题如都能有正确的决策,一定会成为股市大赢家。但在股票市场中,平时很理智的人,也可以变得令人费解。这是由于当面对困难的选择时,内心会产生冲突。

“贪就是贫”,赌徒般的孤注一掷,贪得无厌,看不清股市行情的潜在威胁,最终会一贫如洗。贪心的心理冲突,会使投资者无端感到苦恼,不仅会让人变穷,还让人内心疲惫不堪。

贪婪会阻碍人对情况的了解。贪婪使人充满对财富的幻想。由于情绪反应过度,会使人整体无法判断,进而无法产生正确的决策。特别是一大笔意外财富燃起的欲火,使投资者忘记潜在的风险。

具有贪得无厌心理的投资者一味追求最大的收益,而股市行情风云变幻,其收益程度只可能是相对的,难以确定什么是最大收益。过大的欲望,其结果常常会落空而痛失获利良机。比如股价上升,给股民带来10%的收益时,他希望20%的收益;当达到20%的收益时,他又希望着40%的收益……

结果总是不出手股票。等股价回落,他更不甘心,总想等股价反弹,赚得更多再出手直至收益甚而本钱都折了人的贪得无厌是最可怕的,即使是凭着超人的胆识持股到达了股价的顶部,若不及时卖出,那就意味着股价开始下跌。在充满着投机利益的股市,人心思涨,人心思利,人心思贪,人心钦慕更大的辉煌,这是相当普遍的心理。具体有四种表现:

第一是当股指或某股上扬时,贪婪的投资者抱有相当高的期望,认为定能涨到多少点、多少元,笃信股评中讲的第一目标位、第二目标位、第三目标位,非见到第三目标位不卖,迟迟不肯获利了结。结果股价往往没有到达第二或第三目标就见顶而下,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甚至还被套牢。有的人直至反弹后仍记住原来的期望价,以致机会稍纵即逝,留下遗憾。

第二是先前在股指和某股上升一段后,抱着平常心果断获利了结。但股市却还一个劲地在涨,贪婪之心顿起,投资者后悔不已,便选择另一只股票加倍追涨,急于赢回来。但该股只涨了几毛就量增价滞,又不肯及时停损,以致被放量下跌而深度套牢,连同先前的赢利也起赔进,望着盘面只能沮丧。

第三是以高价买进甚至在顶部加码买进强庄股,以求暴富,谁知庄家突然跳水,再透支补仓,结果越套越深,束手待毙。

第四是遇股市下跌,抛掉了手中获利盘甚至割肉盘后,不是从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供求面、成交量、主力动向、股指和个股所处的形态和技术指标上认真加以分析,而是一个心眼盼继续下跌,指望跌到多少点、多少元时才买进,低了还想低,以致明明有较大的差价也迟迟不肯买回来。结果大盘因市场利好传言而被主力急速拉高,低位补仓的希望落空,却又沉不住气,不顾一切地去追涨而再度被套牢,“吃了正反两记耳光”。

在股市中,贪婪看起来是掌握不好买点(抄底)和卖点(逃顶),尤其是掌握不好卖点所致。其实,深层次的问题仍在于贪婪之心。譬如,抛早了只要是赚了,何必懊悔!又如,追涨后只出现小涨,就地派发获微利就是了。再如,割肉后又跌了一段,应该庆幸,果断买进,就算是在高位套牢后没抛过,这样就不致于踏空。市场中很多人以为,多头倾向重的人被套牢是贪婪。其实,这话是只讲对了一半,空头倾向重的人踏空也同样是因为贪婪。

股市经常会表现出“提前”与“过头”的现象,这种“提前”与“过头”的现象常使手脚不够敏捷的股票投资者措手不及,常使期望过大的投资者大失所望。

股价走势处于上升阶段时,原来要涨到某一价位的却常常在未涨于那个价位之前,就提前回头整理了,于是,期望过大的投资者见行情未达到其预期目标,心里就更不情愿卖出自己的股票。股价趋势往下走低时,本来在某一价可以止住,却常常跌过头,使得原已补回的卖方,见到行情似乎有再继续跌落的“潜力”,但顺势再推它一把,等到推不动时,忽见行情往上加快回升,手脚较快的人可以买回来一些,手脚不够快的只好望着劲升的行情不知所措。同理,涨势的行情也可能存在“过头”的现象,跌势的行情也可能有“提前”的现象。对于行情“提前”或“过头”现象的对应之策,只有“不贪”二字,投资者只要谨守“不贪”的原则,便不致于错失良机或手忙脚乱。

更多操盘技巧,尽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idn566),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mEq7G4BMH2_cNUgpD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