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的“始祖”夏普,从断供到“陨落”,是该原因造成的

2019-07-22   科技打卡点

全面屏的“始祖”夏普,从断供到“陨落”,是该原因造成的

最近科技行业中,除了华为遭遇了断供事件以外,三星居然也被外国用同样的手段进行要挟。三星在很多人的眼里并不陌生,韩国境内上至飞机,下至手机,都有三星制造的影子,而且是全球的智能设备市场中,三星的产品也占据了非常特殊的地位。如果有人认为三星是所有设备零件、器件供应商的大哥,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意见。


之前三星也曾经遭遇过外来企业的“断供”威胁,当时是日本的夏普公司用高价和三星进行谈判,无奈的三星转头向LG采购原料,那是三星历史上的一次“困境”,幸好三星挺了过来。令人可惜的是,在当年能够以一己之力抗衡三星的公司:夏普却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最近更是直接传出了市额腰斩的新闻。


事实上,在2012年时,夏普就曾经有“走不下去”的势头,当时接受了鸿海集团的600亿日元资金救助,也没有挽回这一颓势,最终被鸿海收购。夏普之所以被众人熟知,很大的原因正是在于夏普电视在业内的名声。


自夏普创业以来,对产品的质量报以非常高的要求,并且成了“液晶之父”,可以想象,当时的夏普在电视行业中的成就异常巨大。同时夏普在进军手机界的时候,推出的手机产品更是以相当高的屏占比成了手机界中的全面屏“始祖”。以上的成就都要归功于夏普和现在的华为一样,十分注重企业技术的发展,就算是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仍拨付资金给研发团队。


而从有能力断供三星到现在的“陨落”,都是有原因的。夏普的失败主要的原因正是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混乱和对市场的误判,导致一步错,接下来满盘皆输。更重要的原因是,夏普不适应现在市场的玩法,同类型的产品比比皆是,不论是日韩的企业,还是中国国产的电器企业,都有更加创新的产品出现,这也就充分地证明了固步自封对一个企业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总的来说,夏普的“陨落”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种损失,但这是它自己造成的。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一味守旧、在自己的世界中钻研,没有抬头看看竞争对手的进步,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退步。夏普的例子也为国内的企业敲响了警钟,现在华为的发展势头强盛,但是未来如果没有跟紧时代变化的趋势,说不定也会成为第二个“夏普”,大家觉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