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首个!这个小镇了不得,村村不一样,各个有特色

2019-10-22     萧山发布

本文鸣谢进化镇

文化礼堂在村中,

村在文化礼堂中。

一座座存着家常味、带着泥土气的文化礼堂,

成为人们

守住乡土、传承乡风、留住乡愁、凝聚乡心的纽带,

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精神文化地标”。

文化

礼堂

日前,进化镇11个村顺利通过区级农村文化礼堂验收。至此,全镇25个村均建成文化礼堂,成为全区首个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的镇街。萧山农村文化礼堂,由点及面,从盆景变风景。

文化礼堂建设全覆盖

“我的家在大岩山下,那是个美丽的村庄,那里有老洋房,还有务本堂…… ”悠扬喜悦的歌声从欢潭村文化礼堂传出。这首《青石路带我回家》的村歌,唱出了欢潭人的幸福生活。

欢潭村文化长廊

农村文化礼堂,集文化浸润与精神陶冶于一体,被誉为村民幸福生活的“大观园”。今年年初,进化镇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一个镇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创新出台《进化镇“一村一品”农村文化提升工程考核细则》,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提升“五个一”工程,即一个舞台、一个书屋、一个讲堂、一支宣讲队、一首村歌,努力展现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礼堂建设全覆盖。

今年,进化镇在完成14个农村文化礼堂基础上,决定再建11个,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与此同时,加快质量提升,华锋、天乐、岳联3个村正着手进行三、四星级文化礼堂创建工作。

攻坚克难搭建舞台

实际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对于村班子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和场地问题。农村文化礼堂在硬件上有严格要求,文化讲堂、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等这些都是“标配”,“钱从哪里来”“建在哪里”成为最为棘手问题。

裘家坞村戏台

裘家坞村是目前进化镇唯一一个四星级农村文化礼堂,“我们村地方小,只能见缝插针、充分利用。” 裘家坞村党委书记裘见达表示。进化镇是萧山较为贫困的镇街之一,村级经济薄弱,但村委班子借势借力——资金不足,就与美丽乡村等项目结合推进;场地没有,就借村委办公大楼、宗族祠堂、企业厂房等,村村建起文化舞台。

文化浸润凝聚人心

“隔三差五有文艺演出,逢年过节有节庆活动。”对于农村文化礼堂带来的改变,欢潭村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员俞鑫这样说道。

发动文艺爱好者,组建“姐妹花”艺术团梅园分团及各村文艺团队;积极与周边镇街、柯桥区等文体团队联系,开展“文化走亲”;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举办年糕节、梅花节、七夕节村晚……今年以来,借助镇村力量,进化镇农村文化礼堂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50多场次。

“以农村文化礼堂为阵地,群众心往一处想,干部劲往一处使,乡风文明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民心。”华锋村党总支书记赵振祥对此深有体会,在“华美先锋,德孝兴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品牌指引下,今年该村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善治示范村,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dig9G0BMH2_cNUgWc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