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不成反造成践踏,尾盘那诡异的100亿

2019-08-27     药师投资学

今天尾盘北向资金异动,出现大幅拉升。原因就是8月27日是MSCI将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的生效日。被动指数基金为了严格跟踪指数,必须在尾盘突击买入建仓。

看北向资金的流向图就会很清晰,北向资金在最后的几分钟里集中流入了100多亿,随后又砸出去接近100亿。很多朋友问,这是咋回事?



根据沪深股通额度算法:

当日额度余额=每日额度-买入申报金额+卖出成交金额+被撤销和被交易所拒绝接受的买入申报金额+买入成交价低于申报价的差额。也就是说,北向资金是按照买入申报额统计的。

于是出现这种情况的第一种可能,就是在最后三分钟的集合竞价阶段,外资挂单挂了100+亿,但最终有接近100亿没有成交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由于很多人都知道被动指数基金需要在最后一刻建仓,包括了其他外资。于是,提前进来抄底的A外资,在集合竞价阶段,把货都砸给了B外资

外资内部也是有分化的,大约20%是被动型指数外资基金,80%还是主动型外资基金。主动型基金不要求一定按照MSCI的时间纳入A股,他们不需要密切跟踪指数,可以迟也可以早,只要长期有超过指数的收益就可以。主要看基金经理的择时与选股能力。

可以看到尾盘很多票都被砸了,中国建筑、洋河股份、招商银行等等。招商银行还被砸绿了,有点惨。





上次MSCI扩容,尾盘是集体拉升。这次MSCI扩容,尾盘是集体砸盘。潜伏套利的人实在太多了,最终结果就是相互踩踏



上次MSCI进场,有50ETF底仓的朋友,尾盘倒数五分钟进入,然后集合竞价卖出底仓,随手捞个0.5%是没问题的,但这次就要倒亏0.2%了。下图是2019年5月28日,MSCI扩容各指数最后5分钟的表现


这次则基本是亏的。

再重温上一次MSCI扩容后A股的走势吧。其实短线上基本没太大影响,后面还跌回了原点。只要A股本身是不好的,外资买买买也无济于事(例如2018年)。如果A股本身是走好的,后面也不会出现太大跌幅(例如最近几天)。



除此之外,我还观察到,今天港股还是非常弱,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都是微绿。理论上,港股的外资更多,港股的定价权在外资的手上。我昨晚也强调了一个观点,目前是外资弱,内资强。去年是外资强,内资弱

目前A股存量资金里面,主要分成三部分,外资机构、内资机构、散户。

A股是一个资金市,有钱才能推动股价上涨。

外资是目前唯一明牌的增量资金,随着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扩容,外资小步慢跑进场,北向资金流入规模是越来越大的。内资则主要看公私募的仓位变化,还有观察融资买入额占比的变化。散户则主要看全市场换手率数据变化。

最近公募私募的仓位都有所下降,全市场换手率又回到历史低位,外资就成了唯一的增量资金渠道。


被动型资金今天是被迫买入,主动型外资是否真的看好A股,明后两天便知道了,可以继续观察。

MSCI从2018年6月首次纳入A股以来,类似的情况一共有四次。下面我整理了前三次外资爆买后几天的资金流入情况。爆买次日,北向流入资金就出现枯竭。




........

最后再说几个事:

保险股最近走势整体都比较弱,中国平安作为保险龙头始终不能创新高,跑输给了隔壁的白酒龙头贵州茅台。可能就是我之前说过的那个原因,国债收益率下行,代表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也会下行,大家担心保险的投资收益减少。

中国太保今天表现更弱。我查了下,消息比较大的就是太保在中报表示之后的分红额改为看营运利润,不看净利润

保险公司自己会配置债券、股票,这部分资产的损益会计入当期利润里面。如果股票市场表现好,保险公司利润就炸裂。如果股票市场表现不好,保险公司的利润就下降。


但实际上,保险公司不是普通散户,股票债券都是长期持有的。因此,净利润指标其实不能完全展示出保险公司的真实成长。使用剔除了炒股收益后的营运利润,其实更加准确。

市场对太保真正担心的应该在三个方面:

1.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了8.4%

2.新业务价值率39%,下降了2.4%

3.月均营销员规模缩减至79.6万人,同比下降11%

这三个数据说明太保目前处于业务调整阶段,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部分资金选择卖出观望。



后天又有转债打,我这信号表都快放不下了。晶瑞转债,A+债,财务指标较差,但胜在具有光刻胶题材,容易被市场翻出来来爆炒,胆子大的可以申购。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d4b1GwBJleJMoPMpd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