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2020-04-02   都市快报

2016年,杭州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城市大脑。

3月31日,打开了城市治理新密码的城市大脑,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的第二站。在位于西湖区云栖小镇的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习近平重点调研了杭州运用城市大脑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情况。

惠民利民

数字治理的初心

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内,习近平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在此之前,习近平曾不止一次强调过,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次到杭州,无论是看代表“生态文明之都”的西溪湿地,还是看展现“创新活力之城”的城市大脑,总书记关心的都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城市治理,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对于总书记给予城市大脑的肯定,一直参与城市大脑建设工作的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吕钢锋难掩自豪与激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用数字赋能的手段来提升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水平;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城市大脑,来解决城市运行管理中的城市病,坚持问题导向,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大脑;我们还要持续奋斗,把杭州的城市大脑推到更智能、更管用、更好用的新阶段,为杭州城市治理、城市运行,为老百姓的城市生活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挖掘城市发展潜力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2月11日上线的杭州健康码就是城市大脑的重要产物。“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疫情期间的三大“拷问”,最终由健康码给出了红绿灯一样的明确指示。由此,不管控疫情还是保经济,在杭州不再是一道“单选题”。数字治理也从杭州“码”上出发,7天时间,健康码从杭州余杭区推广到全市、全省、全国,成为全国各地政府数字化防疫的标配。

在听取了城市大脑各项场景应用的汇报后,习近平还与现场的数十名城市大脑建设者代表亲切交流。

“总书记要求我们现在防控还不能够麻痹,还是不要进行过多的聚集活动。还说,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毅,是杭州城市大脑健康模块的负责人。疫情暴发时,他和团队接到开发“健康码”后台系统的紧急任务后,就连夜从北京赶回了杭州,连年夜饭都是在高铁上吃的。在方毅眼里,总书记的讲话虽然不长,但是非常提振信心,也让像他这样的创业者意识到,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机遇。“这次疫情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城市数据治理带来的获得感,也让政府开始思考数据治理城市的新思路。”方毅说。

习近平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晓红,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后深受鼓舞。从去年的便民场景、数字驾驶舱到今年的亲清在线,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全面参与其中,“切身感受到了作为杭州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亲历了政府在城市数字化推进中过程中创新而富有成效的举措,政府的创新同时也推动着企业的创新,为我们建设城市大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健康等11大系统和48个应用场景,日均协同数据1.2亿条。它不仅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化系统,更是面向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基础设施,它将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能力,更多的应用可在此基础上得到无限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