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新闻网理县3月25日讯(程伟)随着阿坝州理县各地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薛城镇甲米村的家家户户也都到田里忙起了农活。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家忙完各自家里的活路,还由30多名青壮年组成“先锋队”,到高山上经营药田。在旭日下,大家挥镐抡锄,像照顾新生儿一样小心盖膜、挖窝、下种,把精心培育的秦艽苗子一颗颗插到近100亩的田地里,期待药材能有个好收成,为大家增加更多收入。
以往,甲米村农业生产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经济利润低,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有些年份种出来的作物售价抵不上运价,农户们辛苦劳作一年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烂在地里。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省委宣传部和理县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指导下,积极加强农技工作,指导农户生产青红脆李、海椒、花椒等作物,连续多年的帮扶指导,甲米村农业生产质量大幅度提高,种植作物种类更加丰富,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已于2017年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怎样继续让村民收入增加,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干部们看来,到了该拔“穷根”的时候。而这个穷根,就是村上目前依然粗放、单一,不适合现代市场需要的产业结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动脑筋、广泛调研、寻找市场,在了解各类中草药的种植、销售情况后,惊喜地发现其中秦艽、重楼、贝母几样药材正适合甲米村的种植环境,于是主动联系成都市药材公司,请来专家对当地的水土空气海拔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中药材种植。
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群众们的收入刚有所增加,对新产业还有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观望思想。对此,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拿出过去种脆李、引进生态黑鸡养殖,帮助群众增收的例子来跟大家商量,介绍发展新产业的前景,讲清了中草药种植的生产、销售方案,对有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同药材收购商制定“保底”回购方案,最终在2019年初步定下了经营户牵头,散户参工,共同经营中草药种植的发展方式,因此有了今天甲米村群众齐心种草药的火热场景。目前,甲米村中草药种植基地种植秦艽约100亩、重楼5亩、贝母1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