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三明市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正式启动。此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阿斯利康为市民打造“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胸痛救治体系,以此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确保三明市民在发生心梗的第一时间获得有效救治。
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是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符合条件的医院全面建设胸痛中心,将全市的胸痛中心、院前急救机和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对接,以胸痛中心和急救体系为纽带,覆盖全市,借助物联网信息化,打通学科合作壁垒,普及市民急救知识,实现以预防、急救、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全病程管理体系。
在此过程中,我市将围绕胸痛患者“院外、院前、院中、院后”4个环节,整合院外健康教育、院前急救、二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卫生资源,协同推进“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协同、医院内各相关科室协同、上下级医疗机构协同”,建设分工明确、协同有力、转运畅通、信息共享的“胸痛防治中心”,并建立院后随访机制,形成三明特色的急性胸痛分级诊疗模式。
“患者只需拨打‘120’急救电话,即可获得统筹协调全市的医疗急救服务,接受统一诊疗标准的救治,为胸痛患者争取更多时间。”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霍勇教授说。
据悉,此次市胸痛中心“全市模式”还将为患者提供免费心梗急救“一包药”。心梗患者在确诊后可第一时间接受药物治疗,把救治时间至少提前了半小时,把“患者等药”变成“药等患者”,跳过了“挂号-缴费-取药”这一环节,无缝衔接,送患者进导管室行介入治疗,进一步缩短了急救时间,助力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三明日报记者刘莉婷 通讯员 吴惠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