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五台山南台普济寺

2019-08-29   散修24



Part1.

普济寺概况

Introduce

普济寺是五台山南台的一座寺院,南台又称锦绣峰,位于台怀镇以南25里处,海拔2485米,台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繁花似锦,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此取名为“锦绣峰”。

南台顶的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是隋文帝诏令始建,宋代重建时名为普济寺,后于明代成化年间重修,清普济禅师又建。清以前,寺庙名为大崇福寺,由五台山著名高僧玘和尚住持。另据传说,早在宋代,太宗皇帝朝山拜佛就路居此寺,观得此处有灵光宝气,因而曾拨款建寺。成化年间,皇帝巡游五台,曾在途中下榻该寺,并亲拨银两予以重修。历史上,这里名家云集,高僧辈出,妙语法师,法智和尚,普济禅师,都曾在这里住持。

据《清凉山志》记载

普济寺建于宋,明成化年间予以重修。性善诗中对普济寺有这样的赞颂:“策杖寻幽上翠巅,清凉春尽景芳妍。千崖花缀千崖锦,五顶峰连五顶天。梵召绕陵日月,经堂寂寞锁云烟。真容欲睹知何在,极目苍苍意惘然。”这足以说明南台风光之秀丽。原普济寺内有明洪武二十年(1387)晋王、颖国公等游台碑记和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康熙五十三年(1714)修葺碑记。

Part2.

走进南台普济寺

Into the Puji Temple

五台山的“五顶”,恰似人的右手掌向上,五指并拢,从南向北看:食指是东台,中指是北台,无名指是中台,小拇指是西台,这四个台是起伏相连的一条山脉;而大拇指是南台,另是一条山脉。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景

大雄宝殿背后的古佛殿

西侧的僧舍

普济寺在“文革”中受到了极大的毁坏,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几年之间,竟变得残垣断壁,很多富丽典雅的佛殿只留下台基柱础。寺内3间前殿,内供脱沙弥勒佛像;5间正殿为文殊殿,殿前有文殊画像碑;后殿为石窑洞3间,内置一尊石雕佛像和两尊菩萨塑像,其中,石雕普贤菩萨像,做工精细,色泽古朴,当为宋,元时期遗物。普济寺现有三佛殿和后殿两处主要建筑,三佛殿内供横三世佛,而后殿内则供狮子吼文殊菩萨,佛相庄严古朴,笔触细腻遒劲。

智慧文殊殿匾额

在普济寺东有一石砌宝塔,名为普贤舍利塔,似元以前遗物。塔身高16米,7层,上部为瓶形,中部有石雕覆莲瓣,下为人、马、龙等石雕。塔内为木构建筑,青石裹外。沿塔内旋梯上登塔顶,南台风光尽收眼底,游人至此,如入仙境,留连忘返。

殿中的文殊菩萨

智慧文殊殿及后面的佛塔

锦绣峰台顶像倒立的藻瓶,周围1里,细花杂草布满了整个山峦,犹如绿色的地毯。这里有罕见的“金莲”、“日菊”和名贵的“银盘蘑菇”。每年芒种过后,盛夏来临,来自各地的骡马牛羊聚集山上,牧民们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中,动人心弦。

Part3.

五台山气象站

Meteorological Station

从南台下山顺路经过五台山气象站。这是全国高山气象站之一,1998年移址南台顶(海拔2485米),是高山类艰苦气象站、国家基本站和国家指标站。五台山气象站不仅承担着国家基本观测站的各项任务,还承担着民航部门24小时航空天气预报的重要任务,更担负着国际气象资料交换任务,工作量非常大。这里的工作人员在现在的四月身上还穿着棉衣棉裤。这里的环境条件极其艰苦。

内容摘自记者的采访

他们乐观的告诉我,“这里可好哩,月亮就在窗上,伸手就能摘星星。”;到了冬天十级以上大风来了,大雪把房门封住了。“用铁锹挖一条雪洞,从洞子里爬出去,进行观测。”“风太大,吹得我没法喘气,直立行走都难。”“把你腰上系上粗绳子,我们在后面用绳子拽着你,大胆往前走吧。”就这样,观测人员手抓着栏杆,一步步挪到观测场。在五台山气象站(木鱼山顶),这样的情景回忆,听得人入迷,更让人心颤,就像是一场免费的电影,从你脑子里清晰飘来,从你血管里沸腾而过。

五台山气象站大门

来源:智慧五台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