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学习操盘技巧,可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认真探股说(k002552),大盘热点行情研判,探讨交流炒股技术,游资战法,解套战法等操盘策略,干货源源不断
独来独往,才能做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从来不会尴尬,一个人,比两个人潇洒,比三个人自由;一个人的日子,时间很多,可以做很多事情。
一生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人,经历了太多的开心和伤痛后,渐渐明白,有些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情处着处着就淡了,陪在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说知心话的人寥寥无几;直到有一天,明白了,人生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独来独往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
独来独往更是一种生活习惯,不随波逐流,不会人云亦云,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保持着自己的心性,用孤独和寂寞面对现实,其实,他们只是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目标,有理想,有发展方向,有些路会有人陪你一起走,但是有些路,只能一个人努力前行。
《百年孤独》里讲到,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独来独往是一种孤独,但同时,也是一种魄力。无论别人怎么说,自己始终清楚自己的方向,一直前进,不放弃,不怀疑,不言败,不服输。
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可以摒除外界的干扰,抛开别人的闲言碎语,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打扰。
独来独往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当你学会独处时,就能够从平凡中看出独特,在嘈杂中感受宁静。
都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生活中,我们的朋友很多,但是做起来真的不容易;身边的朋友很多,能说话的没有几个,能真心帮你的没有几个,有些朋友,可以陪你一起开心,但是却很难陪你渡难关。
生活中,我们见惯了见风使舵,见多了口是心非的人,人生中,能得一知己足矣,朋友贵乎于知心,而不是数量,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越是热闹和喧哗的地方,越是被很多朋友包围着,越是觉得寂寞。
狂欢,是许多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自由。
独来独往并不是人性的冷漠,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有人喜欢身处热闹之中,但也有人喜欢独来独往。
人人都想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想成为成功人世,但是,这些都是需要从孤独开始,无论是内心还是身体,身处困境时可以独当一面,承受委屈时,可以自我消化。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先学会忍受一个人的孤独。
独来独往的人,往往都是狠角色,看似不合群的人,其实是个喜欢静静深思的人,神态安静,脑袋里都是自己的主见,实现自我认知,独立思考,更能积极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独来独往也许会很辛苦,没有人安慰,没有人鼓励,自己是自己的天,自己是自己的地,前进的路上,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没有人陪伴你,只有自己不忘初心,心怀目标,鞭策自己前行。
独来独往的人,拥有一颗清醒的不被外界烦扰的大脑,他们明白从烦躁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独来独往的人,有一种坚忍不拔,却早已看透人心的一双眼,凡事早已习惯一个人做,并不需要别人安尉;一个人的时候,才活出了真实的自己,太多合群的人都很虚伪,与其浪费时间去和虚伪的人打交道,浪费头脑,去说事与愿违的话,不如一个人的好。
顶级的交易者都是孤独的
记得曾经待过一个股票投资交流群,有一次,群里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一位 “大神”的交易手法——他在一个短时间内净值翻了五倍。众人探讨的异常兴奋,更有甚者对其产生了崇拜,觉得其如天下繁星遥不可攀。
这时,一位群友说: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寥寥无几。
但仅仅一瞬间,他的话语便淹没在新的消息里,没有激起一丝浪花。
几天过后,我在一个媒体上又一次看到了这句话,是他写的文章。他详细的阐述了一下其中的逻辑,条例异常清晰,非常客观具体。然后,他把这篇文章转到当初的那个群里,但是可悲的是,依然没有人关注,众人依然在探讨短时间内实现暴利的方法。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感受,但是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能从整个事件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孤单与落寞。
有些时候,有些人会突然发现,当他想认真的阐述下他的观点时,却没有任何人愿意听。或者说,根本没有人听的懂。
他不敢相信的看着这疯狂的人群,目瞪口呆的收回了打字的双手。
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明白,什么叫孤独。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抵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尼采
为什么很多顶级的股票投资人一般都不谈具体的投资交易细节?为什么很多顶级投资人谈吐之间,基本上都是理念,境界与格局?
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渡过了想表达具体观点的阶段了。
曾经,在某个投资大会上,有人向一个著名投资人提问:请问,你为什么要交易多个行业,多个品种?
他说道:分散风险,累加收益。然后结束提问。
看似唐突,其实这是最有效率的回答。懂的人瞬间就懂。如果对方不懂,那么他不但要解释怎么分散的风险,又如何累加的收益,还要回答,单品种与多品种的优劣对比,还要讲解行情走势的特殊性和概率,甚至还会涉及到具体的交易方式…更关键的在于,提问者很可能根本无法理解。
就如同脱离了仓位和回撤,单独展示收益率一样。一套完整的体系,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单独拿出来讲,都有很大的逻辑漏洞。
所以,在大多时间内,关于交易体系单独某环节的争论都是毫无意义。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朋友的产品路演,他说他产品的策略中包括趋势策略和震荡策略。
会后,我请教他:“震荡策略怎么做?”
他回答:“就是更小周期的趋势跟踪。”
我问:“那你为何不直说呢?”
他说:“难道你要我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我的投资人讲清趋势和震荡的相对关系?”
“在某些时候,严控底线,不争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可以增加效率,我们不是为了切磋交易水平,我们是为了达成交易。”
为了达成交易,将自己的理念强行的压缩成一种便于理解的说法,这是一种世故,一种妥协,但我觉得,这其中最深处,也隐藏着一丝孤独。
我们都想把最真实的东西,最直接的表述出来,不想把它压在心底,可是,如果最真实的东西表述的太简单,很多人却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
因为越是简单,需要洞见并取舍的东西就越复杂。
交易体系的每个环节都密不可分,每一个细节的制定,都包含着投资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心路历程,成长经历。每一个决定的背后,可能都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果决的取舍。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交易体系,但我们看不到他背后的经历。我们不知道他放弃了什么,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抉择,更不知道他怀揣着怎样的投资信仰。
曾经在一个音乐软件里见过一个评论:年轻的时候,喜欢把耳机的一端分享给别人,现在,我发现,我已经无人可分享。因为我基本确定,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听到了什么。
顶级的投资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你一步一步走来,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生死磨练,才形成了如今的交易风格。
股票投资交易的世界里,或许会有你的同类,跟你的交易体系非常相似。但是,这套交易体系的背后,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
因为投资交易是一个重塑自己的过程。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看透表象,洞见本质,体味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点,将一切的经历,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专属于你的交易体系。
就如市场的最新价,包含了不同的人,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包含了不同的人对不同信息的不同判断,包含了不同的下单时间和下单过程,包容所有,形成了这一个时间点的价格。
为什么是这个价格?没有人说的清楚。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价格的形成,独一无二。
很多人把寂寞当成了孤独,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过那种状态。
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
所以,有人说:孤独是灵魂的散发,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
而股票业的顶级高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境界,变的更加孤独。
孤独的人自成世界、自成体系,独立思考。因为他知道,存在于脑海中的精神世界才是更大的舞台。
因为在那里,他可以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而我们人类一切思想的诞生,都源于此时此刻。
这么些年,这几句话总结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经验,足以立于不败,自当牢记于心。
盈亏同源,是未入道者最难体会的一条。
盈亏同源,是对待市场对于风险的一种认知态度。老湿经常讲"输的起才赢得到",就是盈亏同源的演化。
比如说用同样一种策略(某种信号出现)去打板,今天你或许会赢,明天你就或许会输,但总得来看,你还是能赚钱的。
可是,你并不满足这点盈利。怎么办?你想优化策略,如果减少打板次数尽可能找确定性强的机会再上,可不可以?当然可以。
不过,最后你的确输的次数会少,但赚的钱却更少了。因为你降低风险的同时,也把赚钱机会降低了。
这就是盈亏同源。
你并不知道哪一次会赚钱,所谓确定性强是无法证伪的,除非你试错。因此你在做无意义的事情。
如果在一定交易次数下,你所获得的利润稳定在一定区间(不一定是胜率),那么为了扩大利润,应该借助杠杆而不是优化策略。
风险与收益的稳定,是交易模式的天然确定性。盈亏同源,当一致性确立,主动回避风险的同时,你就等于在回避利润。也就是老湿常说的,"正确的亏损"是以后你持续盈利的原因。
我曾经讲过如何面对风险,这里再系统归纳一下。
风险共有三个层次:1.系统性风险 2.主观风险 3.策略风险
系统性风险就是市场施加给所有人的风险。从盈亏同源的角度,不能主动回避。也就是老湿总说:不抄底不逃顶。这就是懂盈亏同源的人才明白。
一个琢磨抄底逃顶的系统,是不可能赚到钱的。这不科学,都是骗子捏造出来哄人的,或者作者在骗自己,只是幸存者偏差的错觉。
概率上讲,顶、底的确认都是小概率事件,只有最后一次才是正确(胜率低赔率高),之前的尝试统统都是错的。
如果为了逃顶抄底,系统试错成本远远超过了你的预期回报,这就是长期看,这种系统为什么不可能赚钱的原因。
至于主观风险,理论上都可以避免,只会造成亏损不可能有盈利,完全源于自己的失误。
一般来说,就是一致性你已经知道,但情绪影响了你试图优化它,比如因为输了钱造成情绪上来了,违背计划按照主观判断去做情绪交易;或者因为有主观判断在前,不甘心打脸而承受不必要的亏损拒绝止损。
人总会有情绪,职业高手一般都会敏感发现情绪波动而暂停交易,直到恢复平静后再开始。情绪,对于交易根本没有任何帮助,只会让人有机可乘。
所以,主观风险不能用盈亏同源来解释,而要完全避免。因为它不具备一致性条件,处于非常态。我们所讲的盈亏同源,必须是基于行为一致性下的稳定收益。
至于策略风险,就是博弈风险,是对手特意强加给你的风险。与系统性风险不同,博弈风险发生的概率无法统计,而系统性风险是有概率的。
博弈风险一旦发生,就应该立即调整你的策略进行回避。因为它针对你的一致性,在不断侵蚀你的利润。盈亏同源是基于一致性的,如果系统风险加上博弈风险,你还有利润嘛?这要算算账。
还是用前面的例子,如果在一段特定时间,打板就有人砸,对手的策略一致性就是针对你,你的策略还能有稳定的利润嘛?回避,才是正确的选择。
综上,盈亏同源的前提是交易一致性的存在。了解它,就能克服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恐惧,警惕主观风险带来的无谓损失,回避博弈风险造成的破坏。
博弈型交易者,是这个市场最难缠的对手。他的交易模式就是借助或破坏其它人的交易一致性来获取利润,强行施加风险给对手。作为捕猎者,他也可能成为其它博弈型交易者捕猎的对象。这一层,是这个市场里特殊的群体。
曾经有一个投顾跟我兴致勃勃讲他如何与庄家斗智斗勇,然后被我劈头盖脸训了一通。"你是来赚钱的还是来比智商的?"
做简单题,持强凌弱,是永远正确的法则。
把握住了市场的热点和焦点,认清了市场赚钱效应的所在,短线资金可以抛弃以前那种盘中靠反应追强势股的方法,而选择我现在这种比较稳健的选股思路。当然,这种思路的前提的在强市市场。
技术分析的最高层次是抛弃所有的技术指标,最后只剩下资金流向的分析。我认清了热点,看准的赚钱效应,我已经不在去盘中跟风,我可以打提前量。说穿了就是资金之间的博弈,我的反应比你敏锐,我先进去的就赚你后进去的钱。
短线的目的并不是要追求短期的利润最大化,稳定获利的境界才是交易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我追求的是那种帐户市值大涨小回,不断创新高的那种状态,并不追求大起大落的赚钱速度。
再说一次学习的次序,成就的大小就看各人悟性的高低:第一,入门贵在精一,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入门。
目前教的几种模式已经是市场上最优化的短线方法,但没看到一个人能把方法吃透,没有掌握和领悟到方法的核心实质。(一招鲜,吃遍天)
第二,重在坚持,熟练掌握一种方法后,三五年内方法不要随意改变,一招鲜,吃遍天。
第三,法无定法,第一个10倍利润完成技术积累,自有资金或者操作规模到了500万至1000万,然后才可以学习各种方法,博采众家之 长。
第四,万法归宗,方法已经无所谓了,怎么做都有道理。
做龙头股,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要眼到,手到,心到。
眼到,龙头品种一启动一般很快就张停,一般人看到的时候已经买不到了。
手到,看到的时候手脚要快,慢一秒种可能都抢不到。
心到,心里对龙头品种要敏感,有强烈的感应。瞬间发现,瞬间操作,还要敢下重手。否则轻仓就浪费机会。
道理简单,做好很难,知易行难。
操作的时候全靠反应,没有多的时间考虑,全靠平时的经验积累。做龙头股全靠打快。大资金要学慢,小资金要学快,越快越 好。
弱市不亏钱,这才是复利增长的关键,而且是关键中的关键。
每次大盘疯狂的时候,关注滞涨的权重股突然启动,这往往是大盘变盘的信号,可以准确的把握大盘的拐点。
亏了钱能打回来,赚了钱能守得住,这是职业选手起码的要求。
炒股就是炒概率,其实就是这么回事.打板也就是打概率,有高成功率的方法也可以不打板,玩低吸也行.
所有的操作方法都是以概率原理上总结,然后有高成功率保证,自然就进入赚钱的行列.
有了高胜率的保证,资金记忆可以从几万做到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
为啥短线比中线和长线更容易完成结果的过程,就是因为有了成功率的保证,做得越快的赚得越多.
所以超短线是完成资金从小到大最块的方式,几位一线游资更是,几分种就决定上亿的资金买入一只票。
这些临时起意大手笔买入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础.
弱市学会空仓是度过漫漫熊市的唯一法门.不会空仓,不管他做股票做了多少年,都可以说还没入门.
龙头和领涨:谁先涨停谁就是龙头,谁的封单越多谁就是领涨。
那又太肤浅了,阶段性龙头或者说是阶段性人气个股,往往是随机产生,在大盘否级泰来的那一关键时刻,同时会出现几只强势个股,能否成为龙头或人气股,要看个股是否具备当前容易被市场认可的题材,这一点比基本面重要得多。
还有选择图形炒做,个股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符合当下的炒做热点。
相对低位的第一根放量大阳线,或者说二次探底后的再次启动,必须是放量大阳线。出现这种阳线,都是超短线的好品种.
大盘背景的判断是回避这些风险的唯一办法。
指数在走下跌通道时,符合条件的交易,全部放弃,也不为错。
这个市场本来就是反应快的赚反应慢的人钱。(短线就是拼刺刀,手法快准狠的人,收割手慢的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午间收盘前拉高的个股,开盘后价格易成为当日盘中高点。
所以午盘交易尽量少做,只要能看懂,并能做对,低吸和追涨都一样。
不过从成功率来说,追涨靠的是瞬间的反映和直觉,而低吸有更多的理性思考,所以成功率低吸要高得多,从长时间的收益来看,
应该比追涨还要高。
追涨===市场热点(最好是第一次放量上穿5天线、涨停品种)
低吸===龙头品种(均线附近买)
大盘急跌告一段落,可以做一做大盘的反弹行情。
选股方面,牛市的思路不应做超跌,而应做抗跌。
大盘一稳,抗跌品种的行情远远大于超跌。
抗跌品种分两种,真抗跌,假抗跌。
真抗跌要大涨,假抗跌要补跌,欲下先上,假突破再补跌。
能分清楚全靠经验,亏出来的经验。
只买上升轨道的股票,不买下降轨道的股票,如果股票一直在上升轨道,就永远持有,永远不要卖!
在上升轨道的下沿买进股票,然后持有,到上升轨道发生明显的变化,卖出。
局面复杂看不清的股票,千万不要进去,柿子捡软的捏,炒股也一样。
不要把所有的钱一次性买进同一只股票,即便你非常看好它,而且事后证明你是对的,也不要一次性买进。总有可能买得更低,或者有更好的机会买进。
如果误买了下降通道的股票,赶紧卖出,避免损失扩大。如果没有损失,也赶紧退出观望。
不是上升通道的股票,根本不要看。管它将来怎么样,不要陪主力去建仓。没时间陪他们耗着。
赢钱时加仓,输钱时减码,如果你不想死的快而想赚得快,这是唯一的方法。
不要相信业绩,那只代表过去,不代表将来。炒股是炒将来,不是过去。
不要幻想老是去做短线,每天进进出出。股票不是做爱,频繁进出,可能给你带来快感,但会让你损失很多的钱,唯一受益的是证券公司,而且你不会有那么高的水准,你也不是庄家。
股票很便宜了,跌了很多了,不是你买入的理由,永远不是!他还可能更加便宜!
股票很贵了,涨了很多了,也不是你拒绝买入或者卖出的理由。他还可能涨得更高。
完整的技术交易策略分析图
获利来自于执行力
一般顺势系统的波段程式交易胜率大约只有50%~60%左右,如何能获利?原因就在于“赚大赔小”!为什么大部分投资人明知道历史绩效确实能够稳定获利,跟单最后却还是发生亏损并不了了之呢?原因在于眼光短浅、不能忍受小赔的心理煎熬、选择性跟单、参杂自己人为判断等......。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执行力!而执行力就是程式交易最重要的纪律之一!
没有执行力就会发生亏损之后不敢再跟单,或者出现小利就急着获利了结的心态,结果偏偏眼睁睁看着此波大赚而自己却待在场外懊悔,此波过后痛定思痛发誓绝对要跟单,不幸地又出现亏损,结果仍敌不过心理的煎熬下次又不敢跟,如此循环不已.....如果您就是这样,阿弥陀佛,愿主保佑你!
为什么会有执行力薄弱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顺势系统的波段程式交易胜率并不算高,大概只有50%~60%,也就是说每做10次可能就会有4~5次的机率出现亏损,所以每次程式发出讯号,下单前心里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迟疑,想说这次是否又会亏损?要不要进场?我觉得....等等参杂情绪的疑虑,这是自然现象,因为这就是人性。
疏不知“赚大赔小”的策略,获利将远远超过亏损,这就是交易的终极秘诀!选择性跟单,或许几次对了,但只要没做到一次“大赚”的机会,虽然小赔躲过了,大赚你也赚不到,到头来只是得不偿失,与其这样不如不跟,自己判断就好了。
程式交易为什么能够获利,因为它没有人性,该多就多,该空就空,做错就停损出场,获利就抱牢不放,说来简单,但要做到确实很难,因为我们是人,是人就会有恐惧与贪婪。
由此可知,胜率对获利绩效的影响并不是非常重要,60%就已经不错了,市场上很多隐身的操盘高手胜率也差不多这样,经过统计,华尔街的市场赢家(赚很多钱的高手)长期平均胜率约为35%,试问,您有比他们厉害吗?您自己操作赚钱了吗?﹞,真正重要的是“赚大赔小”策略与“执行力”,而“执行力”就是您自身纪律的问题了。矛盾吗?困难吗?“知易行难”在投机交易的世界里表露无疑,这就是交易!
很多人有个疑问:“如果大家都用程式交易,还能赚到钱吗?”我们给您的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因为您将会赢在执行力,谁有纪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特别提醒:“执行力真的不容易做到,谁能做到谁才是最后赢家!”
问问您自己:“我做得到吗?”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学习操盘技巧,可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认真探股说(k002552),大盘热点行情研判,探讨交流炒股技术,游资战法,解套战法等操盘策略,干货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