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震荡了几个月,一直持有收益一般。那么如何做仓位管理,才能使得收益最大化呢?
我们以当前行情为例,我一直建议大家可以保持部分底仓下,其他部分进行高抛低吸,而且高位和低位不是某一个绝对的点,而是相对的位置,并且可以分批低位买、或者分批高位卖。
我们假设未来出现三种行情走势,假设本金10000,我们来模测一下
第一种情况下(直接奔向3288),A满仓持有收益10000*【(3288-2860)/2860】=1500元。B保留1/3底仓,其他高抛了,最后收益为1496*1/3=500元。
第二种情况下(在2800到2900反复震荡),A满仓持有收益,变化不大。B保留1/3底仓,其他在2800-2900高抛低吸,则只要抓到一个区间波段(下跌或上涨,都可以相对于持有不动有一笔波段收益),收益为10000*2/3*【(2900-2800)/2800】=238元。如果先跌下来--再涨回去,就是小500元,如果两个来回,就是1000元。
然后如果波动加大,采用分批买入、或者卖出,相对平均成本会更低、平均收益会更高。
第三钟情况下(跌到2500-2600点),A满仓持有收益下跌10000*【(2860-2600)/2860】=亏损900元;B保留1/3底仓,在2800、2700、2600分三次低买,平均成本在2700,则总亏损额度:900*1/3=300元,10000*2/3*【(2700-2600)/2700】=246元。即B累计亏损546元,比A少亏近40%。
总结下就是,第一种情况B就是少赚一点,但保留底仓就避免了因为踏空引发更多的胡乱操作;第二种情况波动越久,B的收益越大;第三种情况,B的损失比A少40%。所以总体上看,短期高波动行情下,进行底仓+轮动的方式投资权益类产品,是可以明显改善收益的。
同样,如果放大投资周期,比如1-3年甚至1-5年,同样可以根据一些长期趋势指标、中长线均线、估值指标等来调整仓位比例。这个之前我们也有频繁的说到这一点。
我们也就此举个例子:
我们以上证综指的年线作为指标,看指数对年线的偏离程度,来进行仓位的调整。
如果能参考这个偏离度,判断行情是否高估,并进行仓位的管理,在极端趋势行情中逃顶(偏离度50-70%),在阶段反弹行情中见好就收(10%以上),可以大大的增厚收益,规避在高波动的中国市场上下“做电梯”的风险。
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个做底部行情的判断,当指数在短期内急速向下偏离年线时,程度越深,市场过度恐慌导致的“超卖”可能性越大,存在较大的布局机会(向下负偏离20-50%)。但是这块有一个例外,就是行情持续较长时间下跌,会形成一个指数的钝化,在08、15年前都发生过,就是长期下跌后,把年线拉的很低,接近于指数位置了(偏离度为0),随后才展开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这个较具有欺骗性。不过这不影响指数向下负偏离20-50%是较好的入局时机这一判断。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前面说的短期操作,只对专业投资者、看盘比较多的人适用,多数人我们一直建议“忽视短期波动,做长期投资”,高抛低吸做不好,会起到副作用。后面说的这种中长周期,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高波动率、高回撤率,我绝对对所有人都是可以借鉴的,甚至一定要去实战用的,尤其当市场处于极度高估或者极度低估两个极端位置时。
还有一点,就是历史来看,指数几乎没有永远在年线下、或者年线上的风险。所以在年线附近、尤其在年线下方,以长期投资的心态,几乎没有亏钱的风险。现在就是处于年线附近的这个阶段,极可能反复磨底,并酝酿未来1-3年的较大级别行情,大家可以更乐观一点,眼光更长远一些、心态更大胆平和一些。
有人说炒股要长期持有,有人说要波段操作,谁才更合适?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很多投资者共同的困惑。究竟是应该长期持有一只股票,进行“价值投资”,还是应该去分析预测高低点进行波段操作?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希望能拨开困扰大家的投资迷雾。
一、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谁赚钱?
有人说,股票要长期投资才能赚钱,如果持有贵州茅台18年赚多少钱,如果从腾讯上市就持有赚多少钱?而很多人每天反复买卖,实际上炒了十多年,时光耗去,但钱却不见少,有些人还亏。看起来确实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呢,如果十年前持有中国石油,现在还是亏钱,十年前持有云南铜业,现在依然深套。如果在中途能做波段,其实还是可以赚到钱的。如此说来,其实长期持有并不一定就对,波段操作才是王道,
从以上两个观点来看,其实都是有道理的。长期持有可能很赚钱,也可能不赚钱。波段操作可能赚到钱,也可能瞎折腾。那么不等于是白说了吗?这就需要将上面两个观点应用到投资标的中去,进入下一部分的说明。
二、投资策略由投资标的决定
从刚刚的观点对峙中,我们看到了矛盾的一面。不同的人,看待问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所以对于坚持认为长期投资正确的人,和坚持认为只有波段才能赚钱的人,相互之间都不能说服,原因就在于根本不在一个频道。所以我们需要在矛看中去发现统一性。
我们说到长期投资,基本上都会共同的提到股神巴菲特,再看看巴菲特过去长期投资的股票,让他赚到大钱的是哪些公司?真正让巴菲特钱的是喜诗糖果、可口可乐,还有富通银行、美国运通等,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巴菲特买入时公司估值都比较低。
很显然,巴菲特长期持有并且赚钱的股票,都是周期性很弱的股,比如消费、银行,这些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好,买入估值低,公司有竞争力,持续增长,自然长期持有能赚到钱。
同样的道理,在中国股市,长期来看,涨得好的同样是消费类公司,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形成了强大的品牌价值,业绩稳定增长,在当初估值不高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自然就能赚钱。国内的大型银行股也是如此,虽然经历了2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又经历了2015年的去杠杆股灾,但是银行股依然是不断创新高的走势,长长期来带稳定的分红回报。
再看看让巴菲特亏损的公司,乐购,买入时估值高,66倍PE,后来造成严重的亏损。另一家康菲石油,这是很明显的周期股,虽然买入的估值不高,但同样赚不了钱。巴菲特还投资了中国石油,但是他是赚钱的,在中石油上市之际他就卖了,你说他是长期投资吗?很明显他也是做波段,因为当时中国石油估值高了,所以他就卖了。
通过将巴菲特的实际投资理念、行为,再和A股来对照,其实大家发现没有,道理是相通的。即消费类的股票,具有“护城河”的公司,长期稳定增长,在低估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就可以赚钱。如果是周期类的股票(石油、煤炭、钢铁等),就算是估值低的时候买入也可能会亏钱,因为这些公司本身股价呈现大周期波动,做波段反而能够赚钱。
三、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的注意点
通过前两条的说明,我们已经明白了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关键在于选择对应的投资标的。弱周期、具有竞争力、持续增长、盈利能力强的公司,估值合理可以长期投资。而强周期类的公司,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很大,长期持有很可能赚不到钱,波段操作可能会更适合。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有些公司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是弱周期类股票,行业内分化也非常大。比如说白酒行业,贵州茅台、五粮液越做越大,盈利不断增长,但是皇台酒业却因亏损而退市了。医药行业,恒瑞医药越做越大,成为近3000亿市值的医药股,同样有因财务造假而淊入泥潭的康美药业。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动态的跟踪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修正,而不是简单的买入并持有就一定能赚钱。
而对于周期性股票,做波段相对更合理,这些公司的业绩随着产品价格涨跌,而产品价格受宏观经济影响受供求关系涨跌,因而业绩呈现为某几年赚很多,但行业出现拐点后,又在接下来的几年亏损很惨,不能简单的去看市盈率估值,而需要从行业的趋势来分析,寻找拐点,在产品价格低廉、需求不振的周期中捕捉到经济复苏的拐点,然后布局,在繁荣周期的过程中,产品需求大增,就会有很多公司进入该行业增加供给,从而形成拐点,在业绩最好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撤离。这与传统的市盈率估值投资是相反的,也就是需要进行“逆向投资”,才能真正做好波段。
总结:股票应该长期持有好,还是应该做波段好,取决于股票所处的行业。弱周期性的行业,对于具有竞争力、盈利能力强、稳定增长的公司,可以在低估时买入并长期持有,但是需要动态的跟踪修正投资。而对于周期类的股票,长期持有很难赚钱,适合波段操作,但投资逻辑是相反的,不能在盈利最好、估值最低时投资,而应该捕捉行业的拐点,进行逆向投资。
低估值选股:
五一假期的时候
有位同质跟我说
现在盼望假期不是因为不上班
而是因为不开盘
开盘的时候真的心累
逢低买入就像朋友说的改天吃饭
鬼知道是什么时候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手,更不知道选哪只
确实,上一篇文本质也说过了
现在的风险远大于熊市
所以选股可马虎不得
整个市场中有3000多只股
相当于有3000多家公司
你到底要怎么选
今天就来聊聊其中一种
比较熟悉我的同质们都知道
我是很推崇价值投资的
何为价值投资?
简单的说,就是原本300块钱一克的金子
突然因为审美的原因,没人买了
所以降价到200一克
这个时候,你买不买
在现在的情况下这样说
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大声喊出
但真到这种情况,往往很多人会觉得
当你觉得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
就叫价值投资
而做价值投资的人,还不算多
所以上篇文章
有一句话最有用
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只要价值是合理的
那价格有下就会有上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下买入,上卖出
这就是价值投资的意义
也是低估值选股的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
三个指标足矣
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
先看市盈率
也就是说市盈率越小,回本速度越快
当然是越小越好
至少要小于10
这样可以保证每年10%的收益率
下面来看市净率
市净率等于1时,则说明净资产加起来
正好等于市值,也就是股价
所以市净率为1时
说明股民用正常价格买入了公司的净资产
市净率是多少,就是股民用几倍的价格
买入了公司的净资产
很少有公司的市值会小于净资产
但市净率至少要小于1.5
市盈率和市净率两个双剑合璧
已经足够打败大部分垃圾公司了
股息率至少要大于3%
因为价格在价值之下
是因为市场不看好
而你也不知道市场什么时候能看好
价值投资本来就是长线的
在长线中你还确保自己有3%的分红
现在三位英雄集结完毕
可以打倒市场中90%以上的股票了
不过有时候行情好
甚至能打倒100%
如果市场整体处于低估状态
你还可以修改参数
比如市盈率调到8,股息率大于5%
那剩下的股票,绝对是顶尖高手了
那我们来看看
以沪深300的收益为基准
稳稳跑赢沪深300
虽然这个选股方法可以跑赢大盘
但它仍然有一个缺点
就是如果选出的股票大多是一个行业的
还记得我们说过什么吗?
哪怕都低估了,也架不住爆个雷啊
所以,给筛选出来的公司创建组合
每个组合里同一个行业的仓位不要超过30%
且选择最优的前几家公司
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把不满足条件的剔除
虽然这个选股方法很简单
仍有几点需要注意:
1,最好在5月初左右筛选
也就是这段时间
2,并不能保证每年都可以盈利
但至少能保证跑赢大盘
遇到回撤也不用担心
3,建立组合以后,每半年更新一次
把不满足的剔除,换入满足情况的
然后就该干嘛干嘛
有了这种心态是不是就不害怕大跌了?
反而还会有点小激动
正宗的:别人恐慌时我贪婪~
短期看大概率可以赚钱
长期看100%赚钱!
在股市中,有很多股民朋友明明买的股票是上涨的,但到了最后却是亏钱或是被套了,有些股票原本都翻倍了,但最后反而亏钱出来,后悔莫及。 没有及时止盈和止损,是很多股民朋友赚不到钱的重要原因。通俗地说,就是舍不得卖,舍不得卖是散户赚不到钱的重要原因。
亏了钱舍不得卖
亏了钱舍不得卖,也就是没有止损。“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变贡献”,很多股民朋友本来是做短线的,然而却变成了长线,甚至最后割肉贡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止损,于是由浅套到被套,再由被套到深套。 在购买股票之前,应该定好止损策略。如果股票不按预期的走该怎么办?止损位是多少?如果您是做短线投资的,那么止损尤为重要;如果您是做长线价值投资,抱着必死搏一把的心理,倒可不必在乎一城一池得失,但当跌的很厉害之时,也应该及时回避,如果舍不得割,可以先把仓位减到100股,日后有行情再补救。
赚了钱也舍不得卖
赚了钱也舍不得卖,也就是没有止盈。人都有贪婪心理,当股票赚了钱时还想赚得更多,于是舍不得卖。等到股票开始回落,利润开始减少,心理又想此时利润比高峰期少了很多,于是舍不得卖。到最后,利润跌没了,开始亏损了,更是舍不得卖。就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本来还是赚钱的,搞来搞去,最后却赚不到钱,反而亏了钱。请股民朋友必须明白一点:没有一支股票是永远上涨的,也没有任何一支股票值得留恋,好股票很多,该卖就卖。 在购买股票之前,应该定好止盈策略。当利润达到多少时就卖出,或者是盈利超出预期后却又回落至你制定的某个点位时就卖出,股票卖掉了,以后再涨多少也不管它了,也不要觉得遗憾。对于急拉升的股票,如果超过了止盈位,那么就认为是溢价收益,也就是白捡了。及时止盈,切勿贪婪。
总结:没有及时止盈和止损,通俗的说就是舍不得卖,这是股市中的大忌。如果不及时止盈和止损,那就是来回坐电梯。股票买着不动,自称放长线,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高抛低吸,跟着波段走,那么总收益远远比放着不动多得多。 记住:舍不得卖是股民朋友赚不到钱的重要原因,没有一直股票值得留恋,及时止盈止损才是王道。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句话放在交易中也很合适:心有多大,行情就有多大。大多数投资者容易被事物表象所迷惑,看不清事物本质。他们每天追求确定性,追求暴利,追求传说中的圣杯,然后,迷失在交易利益的得失之中,无法悟透一道坎: 取,舍 。
优秀的交易系统,必然包含取舍
取与舍,很重要。只取不舍,市场不会给你存活的机会;只舍不取,你自己会断绝自己的生路。一个健康、具有正向预期收益的交易系统,必然包含取舍之道。
比如,想获取暴利,必然要在某些方面舍去一些东西,暴利的前提可能需要重仓持有,如此你就不能如同轻仓交易般安全。所以,你舍去的是安全。相反,你若取安全,那么你就需要低仓位来进行交易,你舍去的,就是短时间实现暴利。若你喜欢落袋为安,在有一定盈利的前提下,主动平掉仓位,你便心安理得,能拒绝利润回撤带来的痛苦,而你舍去的便是未来继续盈利的可能性。相反,若你选择承受回撤,你有可能取得更多的利润,你的舍得也是心安理得。你选日内,放弃隔夜,那你便是取低风险,取隔夜安全,但是你舍掉了大周期的一系列好处,比如,你的规模会受限制等。
性格、特点不同,对事物的关注点也不同,于是市场上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交易方式。然而,大多数投资者所选择的交易方式,将贪婪的本性展现无遗:既要低风险,又要高收益;既想抄到底,又想在高位出场;既想拿趋势,又不愿意承受波动。所以,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大家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期望找到一种完美的交易方法。可不幸的是,这恰好是市场最大的谎言。
在交易的过程中,每时每刻,我们都会受到利益得失的影响,这很正常。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的大小,体现在你的账户资金额度上。如果你的欲望很大,那么你的账户资金额度对于你的资产来说,应该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小账户小资金的权益变动根本无法激起你的一丝欲望,只有大的利润,才能让你的欲望得到满足,才能让你有在市场中继续交易的动力。但是,我们需要懂得取舍,也必须要做出取舍,想从市场中取得更多的利润,必然要舍去更多的东西,比如,你的总资产可能因此而剧烈波动,你可能因为利益的波动而失去了从容,失去了冷静,你的家庭也因此不和睦,等等。相反,你若降低你的欲望,让它保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控制你的仓位,追求属于你的利润,你可能因此而变得更加从容、更加淡定,你对交易本质的理解可能因此加深,你的交易水平或许会得到巨大的改善。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盈利方法,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交易员思维(idn0217), 掌握龙头战法模式,强势股操盘方法,交易系统等,每天干货不断,学会轻松驰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