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橙子、保暖内衣、
卫生巾、军大衣、巧克力、能量棒……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内
一个无人看管的“加油站”开张了!
这里的商品全都免费领取,
有的是热心人士捐赠,
有的是医护人员从自己带来的行李中
拿出来的物资。
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医院的护士朱萍,
把自己带来的纸尿裤
放在了“加油站”里,提供给有需要的病人。
“不好意思,
我的家人都隔离了……”
2月9号晚,
她随浙江省第三批援鄂杭州医疗队抵达武汉,
同266位队友一起接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光谷院区的二个重症病区。
右二为朱萍
余杭区援鄂24名医护人员
被安排在同一个病区,
此病区由原先肿瘤内科改建,
主要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
自打病房里的“加油站”
开张之后,
朱萍跟同事们又多了一重代购的身份。
“护士我想吃苹果”、
“有点冷我想要件保暖内衣”,
每天病人都会有层出不穷的需求,
“加油站”内的东西也是越添越杂!
朱萍忘了“加油站”
具体是哪一天开起来的,
在这里有的病人,
因为新冠肺炎失去了至亲,
有的因为家人被“隔离”
不能给他们送生活用品。
不少医护就自发的把自己的物资
贡献出来,弄了一个“加油站”。
有次去查房,
有个女孩子有些难为情的问她:
“不好意思,我的家人都被隔离了
可以给我一包卫生巾吗?”
朱萍说:“他们需要什么,
我们就帮他们添置什么,
在这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
在这里生死像翻书一样快,
进了ICU后,才知到生命可贵!
隔离病房里,
朱萍所在的护理组主要工作是执行医嘱,
为病人输液采血,监测生命体征,
同时要护理无创呼吸机的病人,
要为病人发药打水,
整理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
但比起这些,
更重要的是要跟病人谈心,
做好心理护理。
在这里,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心理上的负担。
“面对生死,他们比我们更淡然。”
朱萍告诉我们,
有一回她在隔离病房里,
听见一个五、六十岁的阿姨在打电话。
她仔细的交待好,
要把谁谁谁的骨灰放在哪里。
病房这头阿姨的语气很平静,
“失去家人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被她说的那么的平静。”
面对生死,他们淡然的让人心疼。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对朱萍和她的同事们来说同样是
场心理冲击战。
“这个病进展很快,生死就是一瞬间的事。”
朱萍至今也忘不了有个患者,
“第一天被送进隔离病房,
过了两三天就进了ICU,后来才知道人没了……”
她说完说句话,
突然沉默,一时之间也不知从何说起。
在这里,
生死好像翻书一样快,
她也会感觉到一种无力感,
进了ICU才知道生命的可贵,活着真好!
朱萍和同事们都竭尽所能,
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得细致再细致。
“我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但我知道你们叫杭州!”
这个严冬,
隔离病房里不只有凶险。
病房里每一个医护
都被防护服包裹的严严实实,
分不清谁是谁。
朱萍说:“和病人交流时,
我们就介绍自己是杭州来的医护人员。”
病人们常常把感激挂在嘴边,
“他们说虽然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但我知道你们都叫‘杭州’!
听到的时候我们真的很想哭。”
朱萍把自己和一双儿女的名字都写在了防护服上
有一回,
在病房里有个阿姨操着一口方言
问朱萍药怎么吃,
她不好意思的说:
“阿姨,你们的话我都听不懂!”
阿姨立马问你们从哪里来的,
一听她们都是从杭州来的,
阿姨立马嘴上抹了蜜:
“你们杭州的都是美女呀!”
朱萍乐开了花,跟阿姨打趣道:
“我脱掉了这身衣服就很漂亮!”
阿姨立马反驳:“不不不,你现在就很好看!”
说完两人都乐开了花,
这种时候彩虹屁就像一剂良药般。
驰援前朱萍剃掉了鬓角
保暖内衣、速干衣、病人服
有什么就穿什么!
平时大伙都说
医护是铁打的膀胱钢做的肾。
除了憋得住尿,
到了武汉之后朱萍都讶异
自己都练就了一身本事!
“我们竟然不感冒简直太奇怪了!”
朱萍告诉我们,
进入污染区前要把自己穿的衣服
全部换掉。
这么冷的天又不开空调,
她们就穿着一件医院提供的衣服
加防护服。
每天都有大量的医护换洗衣物
医院后勤来不及洗,
保暖内衣、速干衣、病人服轮换着来
什么衣服干了她们就穿什么。
身上的汗常常干了湿湿了干,
朱萍说:
“一直忙就还好,一静下来就会觉得冷。”
有一回,朱萍穿着防护服实在闷的难受,
一测心率达到120,
氧和逼近95,
心悸胸闷感觉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而她的护目镜上,
也经常被防护服捂出一层雾,
但又不能摘下来用纸巾擦掉,
她只能等雾变成水珠,水珠慢慢滑下去
有清楚的缝了
就不停找角度往外看。
护目镜里密密麻麻全是汗珠
等着回去拆老公送的包包!
有人问朱萍你怕吗?
她说:“我怕,我怕的是下班后
一个人在酒店单间隔离的时光。”
虽然有过胸闷气喘,
雾里看花、汗流浃背,
护目镜压的满满勒痕甚至是磨出血泡!
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
每一天都在负重前行。
对她来说最放松的时光
莫过于结束工作后,
裹着电热毯跟家人一起视频的时光了。
朱萍一双可爱的儿女
总是会问:“妈妈你在干什么呀?”
她和孩子们说:
“妈妈在打怪兽,打完了就回来了!”
这两天,
朱萍吃上了老公寄来的奶油蛋糕
“我实在是太想吃蛋糕了!”
她说正好区里组织家属寄物资过来,
就让家人寄过来的,
虽然说芒果黑了,奶油化了,
但依然很美味!
其实,
前些天不少店都还没有营业
奶油蛋糕都属于限量品。
朱萍在微信上找了甜品店的老板,
一听她在武汉驰援,
立马做好送到了小区连钱都不肯收。
到了武汉之后,
朱萍还收到了很多不联系朋友发来的关心,
“有些平时不太熟悉的朋友
甚至说家里有什么需要他做的,
他可以帮我去做,
还有朋友争着帮我去照顾我的小孩,
我真的很感动。”
其实早在驰援武汉之前,
朱萍就已经被抽调到医院的隔离病房中。
“一月份是我三十岁生日,
因为在隔离病房老公送我的包都没有拆,
来了武汉更没有机会了,
我还等着回去拆包呢!”
朱萍在自己朋友圈里写道:
穿上这身衣服,我们就不是来玩的,
阳光已明媚,
阴霾将散去!
通讯员:黄洁菁 来源:天天看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