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多临床研究表明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疾病尤其是癌症有预防作用,虽然对疾病的预防作用属于远端效益,看起来非常遥远,但是关于营养失衡引起肥胖,进而发生代谢综合征(高血脂、高血糖、胰岛抵抗等)。下面我们就根据一个实例来阐述我们日常的饮食到底会引起哪些营养素的缺乏,最终导致了代谢相关问题。
根据一日三餐可以计算出每日的碳水化合物174g,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主食主要是包括粥、粉、面条、米饭等。根据含有单糖的数量,碳水化合物分为三类,分别是糖(1-2个单糖)、寡糖(3-9个单糖)、多糖(≥10个单糖)。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就是多糖,而一些寡糖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白糖和冰糖以及各种含糖饮料里面主要是糖,并且糖是多糖和寡糖在体内分解的最终产物,最后形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该占膳食总能量的55%-65%。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在体内会转变为脂肪;而且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是甘油三脂合成的原料,糖代谢摄入过量也会导致甘油三酯的合成过多,这也是为什么肥胖的人群中血脂偏高。
我国成人的碳水化合物平均需要量为120g/d,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应该含有不同种类的谷物,特别是全谷物。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为25-30g/d,膳食纤维以减少小肠对糖的吸收,使血糖不因进食而快速升高,因此减少体内胰岛素的释放;而且各种膳食纤维可吸附脂肪、胆固醇和胆汁酸,使其吸收率下降,可达到将血脂的作用。膳食纤维良好的来源是蔬菜和水果。对添加糖摄入量进行限制,每日不超过50g,最好限制在25g以内,所以尽量避免各种含糖饮料以及蛋糕等。
食谱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是49g/d,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RNI为:男性65g/d,女性55g/d。肌肉、心、肝、肾等器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蛋白质也是体内酶的构成,催化体内物质代谢;蛋白质构成抗体,低于外来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发挥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蛋白质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不满足机体需要时,蛋白质可被代谢水解。因此蛋白质长期摄取不足会导致肌肉含量少,从而会影响基础代谢造成肥胖。
脂肪的摄入量是55g/d,食物中脂肪能够提供饱腹感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身体中的脂肪具有保温、润滑、储存和提供能量。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因此饮食中注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以免造成能量过剩,引起肥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tCyXHAB3uTiws8Kdu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