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花城 · 彩色伊宁】汉武授权 张骞出塞

2020-12-01     诗画伊犁SHYL

原标题:【丝路花城 · 彩色伊宁】汉武授权 张骞出塞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光明显达,形容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见《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西域同文志》中,伊犁为维语,取义于“犁庭扫闾”(意即将庭院犁平整用来种地,把里巷扫荡成废墟),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西汉初年,匈奴崛起,迫使大月氏西迁伊犁河谷,塞王南迁。后元四年(前160年)前后,乌孙西迁伊犁河谷等地,建乌孙国。元封元年(前110年)前后汉朝与乌孙结盟。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乌孙等国,伊犁等地正式纳入中国版图。6世纪中叶,阿尔泰、塔城、伊犁河谷为突厥地。

张骞是西汉外交家。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目的是相约攻打匈奴。他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余年,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不忘使命。后逃脱,越葱岭,西行至大宛(今吉尔吉斯费尔干纳盆地),经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抵达大月氏。大月氏先为匈奴所迫,故而西迁,此时已定居妫水(今阿姆河)北岸,又统领了大夏,无意报复匈奴。张骞在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留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他向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情况,被授予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逼大夏,建议武帝开西南夷道。后因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公元前123年,张骞以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征匈奴,以功封博望侯。公元前121年以卫尉随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因误军期,用侯爵赎罪,免为庶人。后张骞劝武帝联合乌孙(今伊犁河流域),武帝拜其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率300人组成的使团带牛羊金帛上万。至乌孙后,又分遣副使赴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邻国,与中亚各国正式通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 。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srkHnYBxV5JH8q_X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