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太严和太松都有不利于他成长,要做“正好型父母”

2019-10-12     爸妈有方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大家的眼中,同事小张是一个典型的“慈父”,他从来不会用过重的语气同女儿讲话。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小张却老是给自己立Flag,说以后要做一个“严父”,因为之前对女儿管得太松,导致女儿已经养成了不少坏的习惯,还有一副坏脾气。

对于小张的Flag,同事们都是一片群嘲,纷纷表示他做不到,单是看到女儿那可爱的小脸庞,哪能严厉得起来?事实证明大家的猜测没有错,小张确实没办法对女儿发火,只要看到女儿小嘴一瘪,他的气势也就立马颓了,渐渐地,女儿也掌握了节奏,往后的父女争斗,便每每以女儿的获胜而告终。

小张对女儿的管教方式,毫无疑问,一定是“溺爱型”的,至于后果,也可以通过小张的话得出,那就是女儿养成了坏的习惯以及坏的脾气。与之相对的,也有一些父母会采用“专制型”的教养模式,此外,还有父母会折其中,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模式。

以上这三种,就是现今绝大多数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模式。


三种不同的教养模式

溺爱型 、专制型和权威型这三种教养模式是由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来的。朱迪安·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了这三种模式,而且还给它们分别取了“太松型”、“太严型”以及“正好型”三个别名。

通过这三个名字,就不难看出,哈里斯是最推崇权威型教养模式的,在他看来,这种模式就是正好的。

1)溺爱型

如小张对女儿那样,溺爱型家长极少对孩子发火,甚至在他们犯了错的时候,也不太会用过重的语气去批评,更不会去责骂。在对孩子的物质投入上,这一类型的父母也会倾其所能去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无论孩子的要求有多高,他们都会尽量去满足,而不是去怀疑是否应该这样做。

2)专制型

专制型的父母总是以非常严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会严肃地批评,甚至还会责骂,哪怕孩子只是犯了一些小错。此外,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总是会对孩子提各种要求,并强迫孩子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不是让孩子向自己提要求。

3)权威型

处于溺爱型和专制型之间的,就是权威型教养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父母,对待孩子既不会过于苛刻,也不会过于放纵,而是有收有放。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会认真地批评,但是会用比较柔和的语气,而不是恶语相向;平时对孩子提要求,也会常常参考孩子自己的意愿,而不总是让孩子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意愿。

三种不同教养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父母对规则的认识上。

  • 溺爱型的父母,几乎没有认识到规则的重视性,因此也就不会给孩子定下规则;
  • 专制型的父母,则过于看重规则,并过于严格地执行,甚至常常运用处罚手段;
  • 权威型的父母,则会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但也知道应该尽量引导而不是处罚。

​不得不说,这三种类型的父母,权威型肯定是最好的,而专制型则稍差,因为他们的管教方式过于严厉,规则的制定往往也不合理;至于溺爱型,则是最差的,因为没有规则就很容易让孩子失去教养,从而变得更易闯祸,要知道,规则对于孩子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


规则为何对孩子如何重要?

世界观不成熟,易犯错

孩子需要规则,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还不是很成熟,容易犯错。倘若没有规则的限制的话,孩子就会随心所为,从而把自己的那些不成熟、有危害的想法付诸实施,这将给他以及周边的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

底线意识模糊,易越界

孩子也没有太强的底线意识,甚至于识别不到底线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倘若没有规则约束的话,孩子就很容易不自觉地跨过底线,一旦这样,后果也必然会很严重。

方向把握不定,易学坏

大家总说要让孩子走“正道”,可事实上,如果没有父母合理地引导,孩子总是会主动地往歪路上靠,这就说明孩子天生容易学坏,所以规则就对他们很重要,以规则作藩篱,就可以让他们不至于走歪,也不容易学坏。

规则固然重要,如何制定规则以及制定什么样的规则,也是同样重要的,这就需要父母去好好把握了。一个会制作合理规则,并严格执行的父母,就是哈里斯所谓的“正好型”父母,在他的管教之下,孩子的成长也将最为顺利。


如何合理为孩子制定规则

规则不是死的,而应有“弹性”

“正好型”的父母,制作规则的时候,会懂得弹性的必要性,他们不会像专制型父母那样总是下死命令,并严格地执行。反之,他们会更多地考虑各种变量,从而让规则拥有一定的弹性,如此一来,孩子也就更不容易违规,即便违规,也有重有轻,父母就可以针对违规的程度来对孩子施以适当的管教,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明确底线规则

并不是所有的规则都应该有弹性,有些底线型规则,就不应该有弹性了,或者说,只可以往上弹,而不可以往下弹。对于这些底线规则,父母应该明确地告知孩子,并警告他切不可犯。

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

除了一些底线规则之外,大部分的规则,其实可以让孩子也参与到制定的过程中来。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对这些规则更加敬畏和屈服,一旦违反了,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通过参与,孩子也会更有规则意识,这也将大大降低他违反规则的概率。

真正爱孩子,就是给他定下合理的规则,并用正确的手段来处理孩子的违规行为。这样的管教模式,就是“刚刚好的”,这样的父母,也就是哈里斯所谓的“正好型”父母。

你觉得自己对孩子采用的是哪一种教养模式?如果不是正好型,以后会有所改变吗?

————————————

爸爸妈妈的育儿良方,你值得拥有!

让孩子拥有双倍的爱!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oeYyW0BMH2_cNUgNu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