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随着汽笛鸣响,石家庄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中亚班列从位于高邑县的冀中南智能港出发。中亚班列从冀中南智能港的正式开通运营,也标志着我市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营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介绍,本趟班列共装载46个集装箱,货物以童车、自行车配件、石制品、汽车配件、电动工具、耐火材料、原纸、工业配件等为主,货源地为京津冀区域,石家庄货品占80%以上,货值近2000万元。班列途经石家庄、西安,由霍尔果斯出境经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全程约4900公里,运行时间13天左右。
据介绍,作为2019年石家庄中欧班列运营项目的首趟国际货运班列,该班列是我市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模式,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开放步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增强河北省中欧班列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河北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往来,加快石家庄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带来新动能。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该委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在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过程中制定运营方案、修订资金补贴办法、组织招标采购等方面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为班列开通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成为石家庄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冀中南智能港常务副总经理赵保恩表示,随着智能港国际货运班列线路的不断开通和常态化运营,我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经贸往来也将更加便捷。智能港也将不断加快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基地和中欧班列京津冀集结中心建设步伐,全面打造我市面向欧洲、中亚的开放新通道,助力石家庄形成全方位、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首席记者│吴 温
编辑│陶 陶
审核│刘宝芝 冯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