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在头条号看到一个问题是:在一些农村有一个怪现象,没上学的女生反而好嫁,高学历的女生却变成剩女,这是什么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有个网友给我投稿了他的经历:他在三线城市体制内有正式编制,算是平均条件80分无短板的普通中产,之前读理工院校,又是颜控,学校里几乎没有谈过恋爱,工作后的一两段恋情也无疾而终,最后不得不通过相亲结束单身,最近脱单了,相亲了不少,发现一个现象:
在我们三线城市剩女的主力军一般是这类女孩:小时候在城郊或者底下乡镇长大的,念中学的时候来了城区,最后家里在城区买套房子定居。她们一般都有兄弟姐妹,有个弟弟之类的,父母不是体制和国有单位的,计划生育管理不严,第一胎是女儿,父母就想再要个弟弟。
这种姑娘,往往最难搞,心高气傲找不到定位,或者说不懂得现实婚恋市场的残酷性,自身实力一般又不甘心。比如之前认识的一个29岁姑娘,她是体制内单位的,除了工作学历还可以,其他条件都不行,关键还有个弟弟,但是她似乎不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男人很挑剔。
我们接触了几次,看她不冷不热,条件又不行,父母没有养老保障,家里还有个弟弟,我就放弃了。最近观察了我们体制内的很多大龄剩女,似乎这类条件的姑娘最容易成为剩女。不知道一二线城市,进城的农村女念了大学的是不是也构成剩女的主力军呢?
好像一二线城市也差不多,农村上了大学的女孩子,基本都想留在城市里,想找城市男,不愿意找同是农村上学出来的小伙子一起奋斗买房买车,嫌弃农村小伙子负担重,父母没有养老金,买房家里没有扶持,父母兄弟姐妹需要帮衬。
但是城市男的人数很有限啊,她们要和城市女一起竞争,有些人拖到大龄未嫁的原因是要求比城市女还高,得男方出彩礼,婚后承担所有经济重担。城市男觉得找她们不划算,性价比差就不太考虑了。
只要是有上大学的农村女在女多男少的城市里找对象,而没有上过学的女生在男多女少的小地方找对象,就算没上学的要求再高,都有很多人愿意娶。
而进城的农村女,如果她们觉得和光棍村一样畅销,可以提各种要求,那就判断错了形势。
导致条件和野心不匹配,一年又一年的找不到对象,就沦落为城市大龄剩女。之前看到某个博主那里的投稿,32岁的农村女考上了大学以后留在城市里工作,在上海呆了几年,找不到满意的对象,又跑到杭州去,还是找不到对象,女生没有家底,年纪大,匹配不到优秀男了。
针对这类心高气傲的农村女大学生,我有几点不太成熟的建议,大学一定要考去经济发达的城市,洗掉土气,换圈子,做到外形打扮和城市女差不多。可以尝试在大学里找城市男下手谈恋爱,说不定同学情谊深,有修成正果的可能性呢?
有个帝都的女研究生,条件一般般,老家是农村的,兄弟姐妹多,她知道自身的劣势,又想留在北京,就专门瞄准土著学长。好在她性格好,长相不差,校园恋情又没那么功利,毕业后和土著学长修炼成功了。
第二点,如果没有在学校里找到满意的人选,出来社会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假如工作能力不错,靠你们留在大城市没有问题,参加工作后不用急急忙忙嫁出去。
如果自身条件一般,赚钱能力不行,26岁之前积极寻找对象,把目标放在家底不错的城市男身上,放弃其他非原则的条件,比如身高外表情商等等之类。
想想有短板的城市男,城市女可能一开始不愿意,那正好避免了竞争,进城的农村女大学生把他们收入囊中,精心培养下,变成好男。
咱农村女大学生有短板,接受有短板的城市男有何不可?你的选择,让下一代的起点都不一样了,或者早早挑个有潜力的农村男一起努力也行。
女人想得通找对象都很好办,我看非自愿单身的大龄女多多少少有一些幻想,既想着条件合适,又想着男方的外形养眼,给她们爱情的感觉。
凡是想得通的,不管是农村女还是城市女都很好嫁,你们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