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他在一座陵园守望14年?

2020-04-30     大观新闻

张勇


在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有一位管理员,从2006年4月一直到现在,他一直在唐房革命烈士陵园坚持义务宣讲,同时做好烈士陵园的清洁维护工作。14年间,他帮助8名安葬在此处的烈士寻找到亲属。


他就是退役军人张勇。


今年55岁的他,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弘扬红色传承。2018年12月,他光荣地入选大连好人榜,2019年7月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绘制304名革命烈士位置图


2006年,普兰店区政府重新修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张勇以义务工作者身份负责烈士陵园史料收集、整理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他绘制出完整的烈士陵园304名革命烈士位置图。自此,张勇开始自愿担任陵园的义务讲解员。


是什么让他在一座陵园守望14年?


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就被授予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重大纪念日、重大节日,党政群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大中小学校等都到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就需要有人进行详细的讲解,张勇暗下决心要做好此项工作,他首先从学习党史、军史资料上入手,利用已经掌握的陵园现有资料,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丰富陵园资料。


是什么让他在一座陵园守望14年?


2007年6月、2009年6月,原辽南军区后方医院唐房一所的老战士(医护人员)80余人在沈阳和普兰店两次召开座谈会,通过和老同志的座谈和交流,详细地了解了唐房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的英勇事迹。老前辈们的详细回忆,还原了60多年前的一段真实历史,老同志们书写了回忆文章,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和证书等珍贵资料,张勇根据老同志的回忆,整理出辽南军区后方第一医院唐房一所简介,为陵园基础资料的收集,更好的做好讲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份工作让他有成就感


为了真实的再现烈士的英雄事迹,张勇利用网络平台,查找关于和陵园相关的资料,在网上和知名博主伊豆莲花大姐取得联系,大姐的父亲就是原辽南独立师老战士,在辽南战场战斗过,也曾经在唐房后方医院治过伤(唐房一所的前身是辽南独立师后方医院)。张勇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仰之情,找到了位于普兰店区丰荣办事处北台村的将军坟,原辽南独立师一团政委金峰烈士墓。


革命烈士孙长田长眠在烈士陵园近70年,一直没有找到家人。烈士墓碑上只有烈士的名字,再没有任何记载。张勇在普兰店烈士花名册上见到有孙长田烈士的字样,就电话联系普兰店各个乡镇民政部门帮助查找,他还多次到一些乡镇核实,最后在普兰店皮口崔家窑村石屯找到烈士的家人。烈士的弟弟孙长德和侄子孙仁久说,“我们去过很多的地方查找烈士,后来以为烈士牺牲在朝鲜了,就放弃了,没有想到是你主动找上门来,帮助我们找到了亲人的遗骨,太感谢了。”


唐房革命烈士陵园里的304名先烈只有6位找到了亲属,其他烈士70多年和家人失去联系,由于战争年代资料保存不全,这给后人纪念前辈,还原红色历史带来很大困难。张勇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努力现已查找到6名烈士家属,用时一年多协助办理了彭寿祝烈士证书。



担任唐房革命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工作14年以来,张勇深刻感受到做好烈士宣传工作,既严肃又神圣。当给普兰店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员们讲解,看到学员们认真听讲,饱含热泪祭拜烈士们的时候,张勇就有一种成就感,更坚定了他义务做好烈士宣讲工作的决心。多年以来,张勇在做好宣讲红色历史经典的同时,还认真做好维护陵园工作。他自费购置清扫工具等,积极组织部队官兵、地方义工来陵园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保证红色教育基地庄严神圣、整洁肃穆。


文图:普宣、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石家家、马征

编辑:小雨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李元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ce4yXEBnkjnB-0zgc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