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春耕 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2020-03-20   新京报乡村

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防疫消杀、捐款捐物、生产托管,取得良好成效。3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全力做好抗疫保春耕工作的通知》,鼓励进一步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疫情中全力服务春耕备耕。《通知》中提出,带动小农户发展生产托管服务的资金需求,开展“农田托管+专家看田”网上春耕新模式,鼓励疫情高风险地区探索异地代播代育、代购代储等服务。

在疫情防控方面,《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专业化服务优势抗疫情,利用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机等物质装备科学开展乡村公共场所防疫消毒。通过管理平台、微信群和实操作业,宣传普及科学防疫和安全使用药械知识。

抗疫情同时要全面推进服务组织复工开工。针对疫情高风险地区,要抓紧复开工准备,待具备复开工条件时能够迅速行动,抢回农时;疫情中低风险地区要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有序复开工、全面复开工。主动协调当地人力资源、交通、市场、供销等部门和金融、保险、邮政等机构,化解当前用工难、运输难、生产资料购买难和农产品销售难、资金周转难等问题。

同时,《通知》提出要尽快梳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信贷需求,特别是带动小农户发展生产托管服务的资金需求,并纳入重点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名单,落实银企对接。推动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紧密对接,探索开展托管贷、合同贷、订单贷等无担保生产托管贷款,有效缓解资金周转困难。

《通知》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户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下订单、点菜单,发展“一站式托管”服务,开启“农田托管+专家看田”网上春耕新模式。组织当事双方签订托管合同、托管协议,对于一时无法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的,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建立要约,有条件的实行网签。对于地域相邻、种植结构相近的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当地,实行跨区作业。特别是疫情高风险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异地代播代育、代购代储等服务。还要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网络直播、线上培训,打通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云通道”。

生产托管项目也需组织实施好,集中连片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各地要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和指导,突出引导小农户和支持大宗特色农产品、农业生产大县发展,并注重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

此外,《通知》还要求积极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市场。鼓励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推动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牵头成立区域性联盟或联合体,并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组联合,培育一批跨区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线上平台,推动形成区域性、全国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市场。加强生产托管服务监管,推广格式化服务合同,支持当事双方依法自愿有偿订立服务关系。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