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常见的“零食”,其实是药物,家长别再轻易给孩子吃了

2021-03-27   木莲妈妈

原标题:这几种常见的“零食”,其实是药物,家长别再轻易给孩子吃了

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对于小孩子来说,“吃药”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对药物有着天生的抗拒,所以孩子每次生病,家长喂药都需要“艰苦斗争”一番。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药物在制作的过程中,考虑到“味道”的问题,所以对于药物尽可能做了“甜味”处理,甚至还有不同的水果味。

但这样的情况却衍生出一个弊端,很多药物做得跟零食很像,导致家长们都分不清哪些是药物,哪些是零食。

案例

前几天去邻居阿姨家里串门,刚进门阿姨就十分热情地拿出一罐“凉茶”给我喝,顺便还拿了一罐给自己的小孙子,一边拿一边还对我说:“这凉茶可好喝了,我家孩子特别爱喝”。

但我看了看凉茶里的成分,发现这并非是零食,而是属于“药物”的范围,邻居阿姨竟然还把它当成了孩子的“零食”,长期给孩子喝。

事实上,现在很多食品归属类不明显,再加上家长分不清零食和药物的区别,导致明明是药物,却经常被当作孩子的“零食”。

这几种常见的“零食”,其实是药物,家长别再轻易给孩子吃了

1)凉茶和酸梅汤

春天来了,夏天也就不远了,夏季酷暑难耐,自然需要一些冰冰凉凉的饮品来解暑,那么“凉茶”和“酸梅汤”就成了很受欢迎的饮品。

但实际上,从中药角度来讲,凉茶和酸梅汤都是一味中药,孩子经常喝的话,会影响身体健康,不仅如此,就连老人、孕妇和体寒者也要禁用。

2)大山楂丸

一提到“大山楂丸”,很多人潜意识中都会联想到“山楂”,认为这是“山楂”做的,可以用来治疗孩子的积食问题,孩子多吃一些可以帮助消化。

但实际上,“山楂丸”里并非只有山楂,而是一些其中的药物成分,经常使用会导致孩子体内的药物成分过高,就会造成“滥用药物”的下场,所以各位家长还是长点心,不能再让孩子随便吃了。

3)润喉糖

润喉糖在包装上实在和糖果十分相似,而且在名称上也有一个“糖”字;但实际上,它真的不是“糖”。

润喉糖在吃过之后,嗓子清清凉凉的十分舒服,但也不能盲目地吃,且不说里面的药物成分对孩子的身体有伤害,就是里面含有的热量和糖分,经常吃就会导孩子容易发胖,同时还会损伤孩子的牙齿,实在是百害无一利。

4)板蓝根

貌似从03年的非典开始,板蓝根成为了预防疾病的“神药”,而且冲调之后,味道也是酸酸甜甜的,所以很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多喝。

但实际上,板蓝根虽然在口感上甜甜的,但却是一种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如果孩子没有相关的症状,自然是不能经常用它冲水来当成饮料喝。

药物代替零食的后果

在医学上,有一种说法叫“药食同源”,即一种物品,既可以用作药材,又可以作为零食,它要比零食健康,所以很多人都开始食用。

但以上的几种药物却不是“药食同源”。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此把药物当作食物来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如果没有分清是药物还是零食,还是不要盲目地给孩子食用。

尤其是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要尤其注意,像孕妇如果吃了大量含有山楂成分的食物,会刺激宫缩,甚至导致流产。

写在最后:

俗话说:“病从口入”。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关心的,这些看上起“既美味又健康”的食物,实际上却是药物,对孩子的身体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条件好了的大环境下,千万不能让入口的东西成为了孩子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