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大家有没有发现,大部分的丈母娘对女婿,要比婆婆对儿媳妇好?这样的家庭情况不仅仅是个例,而早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
邻居家的张大妈逢人便炫耀自己女儿嫁了个好丈夫,天天都睡到中午才起床,女婿也是常常把饭菜都做好了。
而对于自己的儿媳妇,却总是抱怨媳妇懒惰,每天不上班,还不收拾家务,还让我儿子给她做饭吃。
同样的睡到中午,张大妈对于女儿和媳妇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对于女儿的懒惰是幸福,而对于儿媳妇则是不能容忍。
前几天,张大妈的女儿回家哭诉,说丈夫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很晚才回家,但张大妈并没有生气,反而还劝女儿:男人在外喝酒应酬是难免的,喝点酒也是能容忍的。
而且,女儿临走的时候,张大妈还特意叫女婿来家里吃饭,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好饭款待女婿,俩人吃完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不常见,儿媳和女婿同样是“外姓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甚至儿媳妇做的再好,也很难入得了婆婆的法眼;而丈母娘对待女婿,却是越看越顺眼。
1)婆婆和丈母娘的思想不同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十分敏感的话题,很多婆婆在儿子结婚后,担心儿子以后眼里只有媳妇,被儿子遗忘的失落感渐渐形成了不平衡的心理,自然看到媳妇就想象成为了“假想敌”。
而丈母娘看女婿,是把女儿的因素也考虑到其中,如果和女婿相处不好,很担心女儿以后在丈夫家里会受欺负,所以即使女婿有不满意的地方,仍旧要“宠爱”。
2)见面的时间不同
女儿女婿是“贵客”,女儿结婚后,就由家人变成了客人,而女婿来了之后就要好好地招待;
而儿媳妇嫁进来就是自家人,再加上平时接触的时间较多,二者的身份差距自然就显示出来了,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最经常见到谁,自然更容易产生反感。
3)婚后的感受不同
有句俗语叫:“娶了媳妇忘了娘”,婆婆对于儿媳妇的感情就很别扭,尤其是看到媳妇对儿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时,便更不是滋味,很自然地就把媳妇放在了对立面。
而女儿嫁人后,尤其是生了孩子后,更能体会到做母亲的艰辛,婚后对于妈妈的照顾也会更加体贴入微,妈妈自然也会更感到欣慰,对于女婿也没有了天生的敌意。
4)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丈母娘和女婿,婆婆和儿媳妇,一个是异性相吸,一个则是同性相斥,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摩擦和分歧。
同性相斥的婆媳关系,媳妇做的再好,也很好得到婆婆的夸奖,而异性相吸的丈母娘和女婿,则是相处起来又轻松又愉快。
其实,在结婚后,两家人就变成了一家人,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谁是外头进来的人,不管是儿媳妇还是女婿,只要是真诚地用心对待对方,家庭自然能够和睦融洽。
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如果婆婆也能够把媳妇当成半个女儿来看待,也许也就不会那么挑剔了,婆媳关系自然就会融洽很多。
另外,媳妇也要把婆婆当成自家人,只有彼此双方都能真心对待对方,才能在一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让步,家和才能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