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来雪里去二十多天,疫情之下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有多难

2020-02-21   豫记

她是安阳一名普通的社区“网格员”,却以自己微弱的光亮,照亮周围三千多户人家昏暗迷蒙的夜晚。

大年三十夜,别人合家团聚看春晚,她定了三个闹钟一夜难以安眠;大雪前日,她在社区门口站岗,冻得像筛糠;生理期,痛经让她难以忍受,本可以请假的她却宁愿当“傻子”,也要坚守岗位。

哪有那么多真正的“傻子”啊,只有甘当“傻子”的人!

刘宁,左二带红色毛线帽

王九云 | 文


大年三十别人守岁看春晚

她却为了上班不迟到

定了三个闹铃


刘宁,昵称一星渔火,是安阳市盘庚西社区的一名普通“网格员”。

别笑话我老闷儿,“网格员”这个词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管理网格的人叫网格员。

他们主要职责,说穿了就是一篮子㧟。比如采集录入人口、房屋、事件等各类基础信息;及时排查和上报矛盾纠纷;排除不安全隐患;帮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等。

平时就一堆事,赶上今年的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更是对网格员考验的时候。

大年二十九,居民都在家里赶年,刘宁还在空荡荡的社区忙碌。

傍晚,同事都下班了,她还有很多表格要填写,数字要汇总,她头有点晕,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像一堆蚂蚁在蠕动。

三千多住户,近万人的社区,统计量有多大可想而知。不过她干这活心里有数,要是汇总完,最少还得三四个小时。

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个齐天大圣(大龄剩女),父母仙逝,她在家里顶着个天。

过年的活儿一点没搞,可总得买点菜吧,要不除夕都关门了,自己过年喝西北风去?可明天再汇总,上边催得急。

她伸伸腰,拎了暖瓶,倒了杯热水,又坐了下去。

回到家已八点了。冷锅冷灶,筋疲力尽的她懒得再做饭,想先躺一会,洗个热水澡就睡觉,谁知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灯亮了一夜。

大年三十的晚上,别人都在守夜看春晚,而刘宁初一早上五点还要到岗。她怕迟到影响工作,所以早早地关了电视,把手机闹钟定了三个点,睡下了。

可心里有事,她不敢关灯,睡不踏实。

12点半醒一次;3点醒一次;4点醒一次,看看还早,再睡会吧,最后一睁眼,哎呀,快五点了!她赶紧起床,没来得及洗漱,拿起帽子就下楼了。

后来禁放,初一五更大街上像一泊结着薄冰的湖水,又静又冷,居民还沉浸梦中。

刘宁又开始在社区的各个小区门口和各个单元门口张贴防疫通知,鼓励居民积极提供武汉返安人员线索。

刘宁给楼道和隔离住户消毒

大年初五以后,疫情越来越严重,她每天在社区门口办理出入登记,给出入者量体温;不断地开门、关门、锁门。

看到有的封条破损,就拿出新的立即补上。

她消杀楼道,打扫楼口,她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

社区被隔离户没菜了,需要买药了,生活用品不够了,需要倒垃圾了,刘宁把居民的需求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她嘴边常挂着一句话:“就当我是自家人,不要客气,有难处尽管说。”

有时忙起来,连中午饭也顾不上吃。整整二十多天,刘宁起早摸黑,顶风冒雪穿梭在社区。


疫情之下

为了“透气”

一个人能找出多少种理由?


可就这样辛劳,也免不了不被人理解。

2月2日社区封了以后,有些人也“憋疯”了,找出种种借口往外跑。上午买仨核桃,下午买俩枣,一个青椒,两个茄子,透明皂一块,拍脸水一瓶,都得一次一次去。

你说这叫啥事儿?对于买菜的和买生活用品的,多费点口舌还能劝回去,买药的可不能劝,人家有病不能耽误。

还有那些遛狗的,到人命关天的时候了,狗比你的命还重要啊!

出门不是有卡?可卡是每户两天才能进出一个人,这不憋死个人吗?

死磨硬缠也出不去,就趁人不备跟在别人后边,像地老鼠一样哧溜就没影了。

有个穿黄羽绒服的阿姨,由于黄色醒目么,刘宁就记得准。

她经常出去,有时一扬卡,你还没来得及要卡她就过了岗;有时上午给她签了,下午又要出去,而且卡还是前两天签的日期。

卡在那放着,你总不能不让人家出去吧。

在卡点处执勤的刘宁(左二)

刘宁经过费心走访,原来黄衣阿姨那楼上,有两家邻居提前回老家过年了,“聪明”的她就当“冒牌货”办了卡。

刘宁这个气啊!你说咱出入登记控制出门是为了啥?不是为了怕互相感染病毒!

你聪明,病毒比你还聪明,它不挂在某人的脸上,它藏在某人身体里边,一旦你近距离接触,马上会被感染。问题时,你不知道谁是某人啊。

假如你被感染了还不知道,照常进东单(东丹尼斯)出西丹,转菜市,狂商场,一下子使大半个安阳“沦陷”,你就成了坑国家害人民的毒霸,谁不恨死你。

为了严防死守,刘宁近乎崩溃,她找来社区民警,一同对黄衣阿姨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为入户排查武汉返安人员,刘宁一天不知要上下几层楼,按响几家门铃,费多少口舌,遭多少白眼。

有人以“隐私”为由,不但不予配合,还出口不逊,耍脸子,需要不厌其烦地给予解释,才能得到人家的理解。

有一次送“居家医学观察告知书”,从武汉回来的男子态度蛮横,硬说自己不是从武汉回来的,车票也早已过了隔离期。

后来干脆敲门不开,电话不接,最后还是经过多方协调做工作,他才主动打电话,报备自己的真实情况。


没有人是真正的“傻瓜”

只有甘当“傻瓜”的人


当然,刘宁的付出,也被人看在眼里。

社区许多知情居民被刘宁的无私奉献深深感动着,也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刘宁。

有人给她送一次性手套;有人给她送84消毒液和中药;有人给她送水饺;有人给她送热水;有志愿者一大早过来帮忙值守。

前些日子安阳下了场大雪。

下雪前那一天,她一个人看着五个大门,风特别大,室外气温零下好几度,那儿又没有门房,她从早7点站到晚9点,尽管在原地不住地跑步,浑身还是像在筛糠一样。

附近住的阿姨心疼地说,闺女,我替下你,你去俺家暖和一会。

被刘宁婉言谢绝。

抗疫的紧要关头那几天,刘宁正处在痛经中。按照河南省工会条例可以请两天假,可她咬着牙硬挺。

她姐心疼妹妹,说按规定痛经有两天假,你为啥不请?

刘宁说,现在正是非常时期,抗击疫情是当前首要政治任务,自己是党员,必须冲在别人前头。况且抗疫前线有许多女的,哪个没这档子事儿?赶上了,她们都要脱下防疫服请假?

她姐生气地吵:“你真是个傻瓜!”刘宁也硬生生地顶回去:“我就是傻瓜!”说完“啪”地挂了姐的电话。

有人问刘宁,你干的这活苦不苦?她说不苦;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

问她当不被个别居民理解时委屈不委屈?

她说:“我要说,是真苦,是真累,但是再苦再难,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好。何况我是党员,大疫面前,正是考验我的时候。”

行者无疆,大爱无言。刘宁的先进事迹被几家媒体报道,无以计数的留言情真意切,刘宁大疫当前敢于担当的精神感动着一座城。

刘宁不是英雄,她是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着不平凡的事,她的背影,是千万个社区抗疫工作者的缩影。

刘宁,这个普通又普通的名字,使我联想到宁和,宁泰,宁康,无论把她放在哪儿,都赋有吉祥之意。

昵称一星渔火,在昏暗迷蒙的夜晚,一星渔火,一束微光,星星点点的渔火一旦聚集起来,定会放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


作者简介

王九云,安阳人,教师,文学爱好者。喜欢乡土文学,文章散见于多家报刊,散文《萤火微光亮童年》曾获得2015《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