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高血压病人之死!医生呼吁:这10个用药错误千万不能犯!

2020-03-19     芈月说

“高血压”,虽然听上去不像“癌症”“白血病”等等让人闻风丧胆,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可能对它掉以轻心。


曾经就有一个30岁的年轻人,因为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而这正是他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他的血压最高可达200mmHg,但他却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无所谓,既不吃药、也不去医院检查,最终惨剧发生。



根据发病年龄、严重程度,他患上的高血压,最大可能就是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如慢性肾脏病、肾上腺疾病)明确。


而“高血压”这一类慢性病就像温水煮青蛙,一开始感觉有些不适,很容易“习惯”。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危害。当它真正引发心、脑、肾并发症时,一切都晚了。


关于高血压,你到底知道多少呢?


关于高血压的常识

高血压怎么算“高”?对成年人来说,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25.2%(2.7亿人)。每年有200万国人死于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6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成以上脑梗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

高血压的形成与遗传与后天都有关,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血压,但幅度很有限,也就是说真正的降压还得靠药物,且高血压是不可逆的。

降压,怎么降?

低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90mmH就可以启动药物降压;降压靶目标值是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高于或等于60岁的患者,收缩压 ≥150mmHg、舒张压≥90mmHg就可以启动药物降压。降压靶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对于患有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值应该更严格一些,具体数值可以询问医生。


降压的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一:不痛就不用药?

上面说到,高血压就像温水煮青蛙,且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在初期可能仅仅觉得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而已。

但是,其实最危险的也恰恰是难以引起重视的“温水煮青蛙”。因为没感觉不等于没危害,等引起并发症,才难以挽回。所以,只要血压高,都应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有依赖性?

坦白说,不是因为降压药有依赖性,所以断不了。而是因为高血压不可逆、终身性,所以断不了。因为一停药,血压又会升高。

当然,如果不是遗传性的高血压,或者只是因为短时期内压力较大而引发高血压,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使血压恢复正常水平的。但除此之外,都应该用药治疗。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这个说法的支撑无非是,在治疗感染时,如果先用了高级别抗菌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无药可用了。可是,降压药的作用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病菌耐药的情况

“好药”如果代表的是副作用小、降压效果好,小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先藏着掖着不用,非得病情严重再用呢?

误区四:血压一正常,就可以停药?

高血压不可逆、不可逆、不可逆。所以,用药后的血压正常,纯属药物平衡的结果,而非高血压“治好了”。停药等于打破平衡,不仅血压可能再次升高,且如果血压总是处于“大升大降”,反倒容易引发心梗、脑梗等并发症。


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

降压治疗J曲线告诉我们,收缩压的正常值是110-140mmHg、舒张压则在70-90mmHg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提高并发症和死亡率。

误区六:高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比起高血压,你的身体更经受不住“大升大降”的折腾。除非紧急情况,降压也要逐渐下降、循序渐进,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

如有急症,也应在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临床上使用的心痛定舌下含服法一般认为不合适,因为可能引起神经兴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要换?

这一说法也属于无稽之谈。事实是,如果使用效果好,恰恰说明这种降压药适合你。如果不是副作用大幅减小而疗效大幅上升的新药上市,不建议更换降压药。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的确,“是药三分毒”,副作用总是难免的。但是,只要是经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只要按说明书使用,相对都是很安全的。

毕竟,和副作用比,不降压带来的危害才更值得关注。


误区九:降压药伤肾

降压药又莫名其妙背了黑锅。

所谓“伤肾”,一般都是说让男性敏感的性功能障碍。而事实上,它主要是由高血压引发的,降压反倒有助于治疗性功能障碍。

例如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等降压药,就可以通过降压来保护肾。


误区十:光靠保健品降压?

这些年,降压不仅要你吃补品,更要让你从枕头、手表到帽子、床垫,全副武装。

关于这些保健产品,可以看小妹之前对“磁疗”产品的辟谣。事实上这些产品根本没有科学论证。千万别因为它们而延误了正常治疗。

这四种水果,被称为“降压之王”

1、苹果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中含有鞣酸、纤维素、苹果酸以及钾等等。钾元素跟身体内多余的钠元素结合,可以降低钠元素的浓度,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除此之外,苹果还可以阻止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减少血液中的含糖量,对高血压患者非常好。


2、桔子


桔子富含维生素C,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是慢性肝炎导致了高血压,桔子可以帮助肝脏解毒、促进胆固醇转化,预防动脉硬化。此外,饭后吃个桔子还能缓解消化功能紊乱。


3、香蕉


香蕉含有可帮助降低血压的钾离子,可帮助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从而防止血压升高。


4、猕猴桃


猕猴桃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清热利水、活血化瘀、降低胆固醇。如果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都可以吃一吃。

其实,高血压和近视眼很像。它们都不可逆转,而矫正的方法也能简单、人尽皆知。但偏偏有人“不信邪”,怕这个怕那个,导致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酿成了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小编也提醒大家,对自己的身体、疾病,都要有科学全面的认识,不要被一点点偏方、谣言给迷惑了眼睛,从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5IJBXEBiuFnsJQVgF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