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座城市“很广东”,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百年骑楼街

2020-07-17     行者老张

原标题:广西有座城市“很广东”,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百年骑楼街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扼三江总汇,把两广咽喉”,浔江、桂江、西江三条大江流经,西江流域最重要的百年商埠,两广的“地理中心”,也曾经是两广的政治中心。梧州,明清时期两广总督府驻地,现在属于广西,但是这座城市却抛不掉和广东的紧密联系,说粤语,并且也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吃粤菜,喝早茶,生活习惯“很广东”。

连接广东和广西的梧州同时兼有浓浓的两广文化,在梧州游走,你能够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文化交融和碰撞。风雨沧桑的开埠史为梧州留下苦难记忆的同时,也带来了短暂的辉煌: 从美食到语言,从建筑到习俗,身处梧州,你仍能感受到那个鎏金年代所遗留下的气息。

1897年,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就在白鹤山上建立了领事署,作为领事馆的驻扎地。因为材料和资源有限,领事署建筑为砖木结构,再加上建筑整体基调呈明黄色,非常具有老式复古的格调。在领事署旁还能看到“还我河山”石碑,叙述的是当年梧州百姓驱逐英国领事人员、收购回领事署、以及建立河滨公园的故事。

梧州骑楼,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录者,骑楼诉说着延绵不绝的故事,一代代梧州人历经千帆后的淡然,仍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骑楼是岭南地区的建筑代表,不过梧州的骑楼却是全国最大、最密集的。 梧州的骑楼街现存22条,共有约560栋骑楼,梧州河东老城区是骑楼保存最完好的。

梧州骑楼街曾是两广地区最繁华的商业区,百年前这里商家云集,鼎盛时期的商户超过1500家,这里也是富豪云集的地方,留下了无数传说,漫步骑楼街,仿佛置身于上世纪商贸繁荣、精彩浮华的那个年代。

骑楼是我国南方的特色建筑,具有商住合一的特点,一般一楼是商铺,沿街开门,二楼供主人居住。同时,一楼的沿街铺面会缩入两三米,以供行人穿行,既能遮风挡雨,在炎热的南方又能享受一丝清凉。骑楼的形制大同小异,细节却各具风格,让人眼花缭乱,中西合璧的仿巴洛克风格和中国传统样式互相融合。

骑楼街也是梧州的小吃街,在这里能体验到当地的饮食习惯和人文风情。吃货来到梧州,一定不能错过这条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可以一边欣赏骑楼城的特色美景,一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味。龟苓膏、纸包鸡、六堡茶都是梧州的特产,这里的龟苓膏的口味众多,能一次吃个够。

龟苓膏是梧州的传统药膳,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其性温和,老少皆宜。由于其清热祛湿的功效,龟苓膏备受两广一带和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喜爱。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往冰镇后的龟苓膏上淋上甜甜的炼乳或者蜂蜜,中和掉龟苓膏原本的苦味,一口下肚,绝对是炎炎夏日的救星。

俗语有云“无鸡不成宴”,而纸包鸡便是岭南地区许多传统节庆的头菜。将当地散养的三黄鸡拆件后,加入香料和调味料,再用玉扣纸包裹,放入油锅油炸,外面包裹的纸能锁住鸡肉和调料原有的味道,保持鸡肉的鲜嫩甘滑和芬芳气味。以新鲜的嫩竹和清澈的山泉水所制成的玉扣纸,更是给纸包鸡加入了玉扣纸独有的竹子清香,却又丝毫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梧州龙母庙,龙母是传说中的“西江河神”,曾经影响力巨大,甚至可以与东南沿海的海神妈祖所媲美,其辐射范围不仅局限在两广,还流传到了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至今已经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几经修缮的庙宇见证了当地的变迁,也守候着一方子民,每年的龙母诞辰和龙母升仙两大节日尤为重要。

现在的梧州,经济比广东差了点儿,但比广西很多城市都要强一点儿,生活安逸,环境优良,气候温和,美食地道,是一座宜居小城。你来过梧州吗?喜欢梧州美食么?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3djZHMBd4Bm1__Yjw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