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CAAPA(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更新的会员资讯,如果您是CAAPA会员,欢迎您将企业资讯发送给我们。如果您想成为CAAPA的会员,欢迎致电。
会员资讯
1.上海迪士尼乐园启用X光机安检,称为优化安检流程
12月2日,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两个安检通道各新增了一台X光机以及新的指示牌。目前使用X光机进行游客入园前安检的指引如下:
第一步:请取出您的所有随身物品和包内的电子产品,放置于置物篮内;
第二步:请将您的包放置于另一个置物篮内;
第三步:游客请通过金属探测门,完成安全检查。
现场的指示牌提醒到,“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如安检人员有要求,请游客自行打开包袋将可疑物品取出供安检人员检查。游客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感谢您的配合和理解。”
据此前报道,9月11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原条款更改为“游客可携带供本人食用的食品及饮料进入,但不允许携带需加热、再加热、加工、冷藏或保温的食品及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
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回应媒体时称,园方管理团队将调整优化入园安检流程,考虑下一步要加大安检设备的投入,采用如x光机等在内的多种科技手段,辅助人工服务,不断提升游客入园的体验。
2.天津方特12月1日起正式进入冬歇期!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品质和游客满意度,天津方特欢乐世界于2019年12月1日进入冬歇期,2020年1月25日恢复正常营业。冬歇期间,天津方特将对园区内各主题项目、配套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以便明年更好地服务广大游客。
3.坦桑尼亚将修建非洲第一个迪士尼主题公园
根据坦主流媒体《卫报》11月29日报道,非洲第一家迪士尼主题公园有望落户坦桑西米尤省布色噶区,项目名字是塞伦盖蒂迪士尼,地点是kigereshi,预计2020年1月启动建设工程。西米尤省省长表示,整个项目预计投资6万亿坦先令(约合26亿美元),前期投资约5亿美元,完工后将改变坦桑旅游业发展现状。但省长没有透露是如何劝说投资者放弃非洲其他大城市而选择坦桑的来投资的,但他说这家企业来自新加坡,且相关土地已经获得批准。
目前坦桑每年吸引游客约130万,该主题公园完工后预计可再吸引100万游客。
其他资讯
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推动长三角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三角文化旅游合作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加强文化政策互惠互享,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区域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红船精神,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继续办好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推介长三角文化整体形象。加强广播电视产业跨区域合作发展。推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加强重点文物、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
《规划纲要》提出,要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旅游合作,统筹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依托长江、沿海、域内知名河流、名湖、名山、名城等特色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联合开展旅游主题推广活动,推出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等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依托高铁网络和站点,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整合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互联互通的红色旅游线路。建设旅游信息库,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旅游护照”等产品,改善游客旅游体验。
2.北京市发布“夜京城”冬季活动措施,丰富消费供给
北京入冬后夜间消费热度未减,此时又迎来新的繁荣夜经济政策。12月2日,北京市发布《持续打造有品质有特色有温度“夜京城”冬季活动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到,北京市将在巩固夏季夜间经济发展基础上实施七大措施丰富“夜京城”冬季消费供给,包括开展冬季主题灯光秀、灯光节、灯会品牌活动;开展冬季夜间文化主题活动;博物馆、文化馆延时经营;开展冬季夜间体育健身活动;策划冬季夜间经济促消费品牌活动;持续打造冬季深夜食堂;加强冬季夜间经济宣传推介。专家建议,室内与室外主题融合,街区与商店、商场互动。
3.吉林将建300个冬游景区 2022年冰雪旅游人数目标1亿
12月2日消息,吉林省近日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到2022年,吉林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全面提升,重点项目夺取金牌,冰雪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1000万,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亿人次。到2030年,吉林省冰雪运动优势项目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构建起完善的冰雪产业体系,成为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
《意见》提出,将通过大力开发冰雪景区、打造吉林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以及加强冰雪旅游市场管理等五方面措施丰富冰雪旅游业态。
《意见》提到,要大力开发冰雪景区。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定全省滑雪场建设布局规划,加快新建一批冰雪小镇、滑雪度假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加快塑料旱雪项目落地。全面推进冰雪景区开发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强景区直通车运营,促进游客与旅游目的地高效衔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客服中心、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打造5G智慧冰雪景区,推行“冰雪+互联网+流通+服务”模式,建立冰雪旅游全链条的智慧技术应用和管理体系。到2030年,全省建成300个含有冬季项目的A级旅游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