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年内涨幅不到5%,投资机会来了么?

2019-10-23     老司基一枚

2019年以来,港股市场走得一直比较疲弱。

最近,跟随A股步伐,港股也进入持续调整。今天,恒生指数下跌超1%,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89%,两大指数年内涨幅不到5%,仅分别为2.57%3.04%。这和动辄20%30%涨幅的A股主流指数相比,显得有点寒酸。

许多小伙伴比较关心:三季度以来,港股市场进入深度回调,当前是否值得上车?港股的估值情况如何,投资机会究竟该如何把握?今天老司基就来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港股估值探底

三季度以来,A股在科技股带动下有过一波反弹行情,尤其是创业板指数大涨超7%。但港股市场受各种利空冲击,三季度走出一波大幅下跌行情,和A股形成鲜明对比。其中,恒生国企指数下跌6.26%,恒生指数则大跌8.58%。按细分行业看,除了恒生工业指数飘红0.32%以外,三季度恒生综合企业、恒生原材料业、恒生地产建筑业指数均跌逾10%。进入10月,恒生指数虽然有所反弹,但力度偏弱。

老司基认为,年初以来,全球风险资产出现一波强劲反弹,A股表现最为明显,其核心因素是宽松预期带来了风险偏好提升与估值修复。不过,后来随着利空出现,资金趋向谨慎,港股自5月份出现回调,截至当前几乎抹平了恒生指数年初至今的所有涨幅。

wind数据显示,恒生指数最新的市盈率(PE-TTM)为9.54倍,处于历史估值百分位的23%,当前估值已经低于历史上77%的时间,已经位于低估区间。当前估值,也大幅低于恒生指数PE平均值的13倍


资金强势流入

市场人士表示,经过本轮下跌,香港市场的估值再次回到历史底部区域。当前全球宽松态势,或推动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重回扩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短期有利于风险偏好提升,对港股表现或有提振。

老司基觉着,内外政策改善、流动性充盈以及资金流入低估值高回报板块将成为港股行情的核心逻辑。随着外部环境持续宽松,未来内地的政策操作空间也在扩大,预计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港股依然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其实,聪明的资金已经在行动。

我们不妨从沪深港通的南向资金流向中找到验证。Wind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南向资金净流入总额达到879.76亿港元,已超过2018年全年的净流入826.96亿港元。实际上,自今年3月由净流出转净流入以来,南向资金已是连续7个月净流入。

从最近30日资金流向来看,南下资金流入可谓凶猛,只有少数几天出现流出,其他时间全保持净流入。10月以来,净流入资金为132亿港元。截至10月23日,2019年持续净流入资金达到1725亿港元。

如何上车?

问题来啦!如何上车呢?

如果你的账户资金达到50万元以上,可以直接通过沪港通渠道买入低估的港股龙头公司股票;如果你的账户资金规模比较小,可以借道基金参与投资,如沪港深主题基金,或者是涵盖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实在不会选主动管理的港股基金,此时定投港股指数基金也是非常合适的,如老司基的实盘组合就在坚持定投恒生国企指数。

以下为2019年以来涨幅靠前的部分沪港深主题基金,年内涨幅均超过了20%,可以作为港股投资布局的参考产品。

指数基金方面,跟踪恒生指数的基金包括:159920华夏恒生ETF、513660华夏沪港通恒生ETF、513600南方恒指ETF、164705汇添富恒生指数分级和160924大成恒生指数等。

跟踪恒生国企指数的基金包括:510900易方达恒生H股ETF、159954南方恒生中国企业ETF、150175银华恒生国企指数分级、110031易方达恒生国企ETF联接A和160717嘉实恒生中国企业等。

老司基个人认为,当前港股估值便宜,加上南下资金在持续流入,此时布局港股市场是个不错的时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Cf-G0BMH2_cNUgxL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