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都献给了杂交水稻的袁隆平,私下里却隐藏着三个秘密

2019-07-30   易驰科技网

有人说世界上最痛苦的死法就是被活活饿死。然而如今的人们早已忘记了饥饿的感觉,不仅吃得饱,还能吃得好,但是经历过饥荒的那些老人才知道,当食不果腹的时候,一碗米粥都是人间佳肴。

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农民们辛苦劳作,我们也自然不能吃饱喝足。然而事实上,如果杂交水稻技术没有出现,那再多的农民辛勤劳作,依旧喂不饱14亿中国人。而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前段时间又跑到沙漠里种出了杂交水稻。

说到沙漠,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荒凉、孤独,而在沙漠之中最珍贵的就是一片绿洲,一汪清泉。别说是在沙漠里种杂交水稻了,就连在沙漠里植树都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但是袁隆平的团队再一次创造了奇迹,最近他们在一处热带沙漠中种出了水稻,并且亩产超过500千克,这也是全球第一例在沙漠里种水稻成功的案例。

虽说亩产500千克对于普通的农田来说,绝对不算是一个好成绩。但是这一次的“沙漠种水稻”,确是为我们的农业翻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自古以来沙漠就是荒凉的无人之地,而这一次,不仅为沙漠带来了绿色,同样也将这一块不毛之地赋予了价值。袁隆平先生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让国人都吃饱,如今还加了筹码——让全世界的地方都能种水稻。有网友还调皮地说,袁隆平先生下一步是不是要去南极种水稻了?

对于这位养活了全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大家还是非常尊敬的。然而一辈子献给了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先生,还有其他几个不为人知的亮眼技能!

流畅的英语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但是谁能保证校门口蹬三轮的老大爷,就不会说英语了?前两年,这位接近90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又一次“炫技”,他在第十届海外高层人才座谈会中,全程用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这个视频被传到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点赞:我们不仅种水稻种不过袁爷爷,连英语说得都没有他好。

小提琴大师

小提琴一度被人们称为“最优雅”的乐器。而私下里的袁隆平先生,就是一位能用小提琴拉出优美旋律的“温柔小生”。他曾经用自己的第一笔工资买了一把小提琴,每每夜深人静之时,用琴声为自己和家人消除一天的疲劳。

浪里小白条

一生荣誉无数的袁老,同样是一位游泳悍将。他曾经学习游泳,徒手冲出龙门浩,横渡整个长江,也有过多次抢救溺水者的记录。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在吃饱喝好的同时也应该尊重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毕竟没有他,我们也不会获得如今这样幸福的生活。大家知道袁隆平吗?你认为未来沙漠种水稻会成为主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