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拥有一个好用的衣柜,布局和分区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悬挂区多高、叠放区多大、内置抽屉放几个?这些都是需要规划好的,一般入住之后就不会变动了。
如果衣柜规划不合理,日常收拾的时候会增加收纳的时间和体力成本,从而降低效率。那么,衣柜怎么样才能合理的规划呢?
快继续往下看吧!
1、布局和分区
一个设计合理并且好用的衣柜,布局和分区的规划非常重要。例如下面这个衣柜的设计。
基本入住之后就不会随意改变,并且会陪伴着我们走过很多年,所以为了我们的生活高效、舒适,我们一定要做好规划。
那么如何规划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衣柜里面放什么?
这个问题,每个家庭其实答案都不一样。想到燕小六经常说的,你姓嘛,叫嘛,从哪来,到哪去,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
扯的有点远。。。但是道理都一样,要先考虑清楚衣柜是几个人在用?自己一个人,夫妻2个人,一家三口或四口?每个人多少衣服?除了衣服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如被褥、过季衣物等?
衣柜里面放什么决定了布局的整体方向。如一家三口,可以按照男、女、儿童以及大件储物进行划分。如下面这个图,各个区域的功能很明确,一目了然。
第二个问题:怎么放?
原则1:方便原则
指的是要缩短动线,男女分开是必须的,这样能够花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的衣服。再比如常用的衣服一定要放在最容易找到的地方,这样能确保自己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衣服。
不要小看这一点,比如我们每天上班都可能扣着点上班,花费最短的时间找到衣服,还能让我们多睡一会,从一天看不算什么,那按一年算呢?按十年算呢?
原则2:易拿易放
简单的说,就是站着就能很轻松拿到的地方,一般指的是衣柜的中间偏下一点点的位置,把叠放的、常用的衣服放在这个区域,不常用或过季的衣服放在顶部和底部区域。
原则3:悬挂>抽屉>柜子
衣服能挂就挂起来,这是第一原则。对于我们这群懒鬼来说,叠衣服那就是要我们的命!所以,衣服能挂的一定要悬挂,这样放也方便,拿也方便。
但是现实是,我们不仅是懒鬼,还是穷鬼,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衣柜把衣服全部挂起来。所以不常穿的和过季的要叠起来,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去叠衣服!
叠起来的衣服,我们优先选择抽屉,为什么呢?仔细想想,你可以发现,你家的衣柜里面的柜子都是只会放很少的衣服,但是它们的空间很大,而抽屉,明明空间很小,但是经常塞得满满的。
再说顶部的柜子,空间很大,但是太高,不容易拿到,怎样放衣服呢?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收纳箱,然后把不常用的或者过季的衣物放进收纳箱然后塞到顶部,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空间了。
2、尺寸相关
我们先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是一个参考的尺寸图,相关尺寸标的非常明确,但是仅作为参考。
挂衣区:
挂衣区分为长衣区和上衣区,长衣区主要是挂大衣、连衣裙等全身衣服,高度一般在140-150cm左右,宽度不定,根据家中需求来确定。
上衣区主要是挂外套、西服等易褶皱的上衣,高度一般设计在100-120cm之间,最低不应该低于90cm。
挂裤区:
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挂裤子。挂裤区的挂衣架可以用挂裤架,也可以用衣架。裤架的空间应该保持在65cm左右,衣架的空间至少要70cm。
叠放区:
叠放区只要放T恤、睡衣、短袖等不易褶皱的衣服,一般设计位置在人体腰部位置,这样拿放方便,柜子高度在35-40cm之间,宽度在30-40cm之间。
抽屉:
抽屉的尺寸一般在15-20cm之间,宽度在40-80cm之间,抽屉的位置不要在衣柜上面,可以偏下一点点,这样便于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