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退休,可以从1月1日涨养老金吗?看看养老金如何调整?

2020-04-01   暖心人社

2005年以来,国家通过统一调整养老金的模式,实现了退休人员养老金15年连涨。每年我们都会对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的调整,具体怎么调整,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尤其是每年的最后12月份退休和第2年的1月份退休,有什么养老金待遇方面的差别?让我们通过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看一下退休人员养老金如何调整。

为什么要进行养老金调整?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要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要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对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适时调整。2011年的《社会保险法》里也强调了这一原则。

按照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在计算的时候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都跟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跟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挂钩增涨。

也就是说,只要社平工资增涨、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正,相同情况下基本养老金就会提升。

我们国家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画的分界线就是当年的1月1日。比如2020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属于本年度退休人员,使用上一年度(2019年)的社平工资计算养老金。2019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要使用2018年的社平工资计算养老金。


因此,就会产生退休待遇上的差别。比如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30%的社会平均工资,2018年的社平工资是5500元,基础养老金就可以领取1650元;如果2019年的社平工资变成了6000元,增长9.1%,那么基础养老金就会变成1800元,增加了150元。

所以,为了减少因为退休制度造成的养老金差异,我们会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每年调整。

养老金调整的程序和方式

养老金调整实际上是从上一年度开始。2019年12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要继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一般每年3~4月,国家会公布养老金调整的通知。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可能会晚一段时间公布。国家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对于调整人员范围划分是很明确的,就是2012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取了退休待遇的人。同时国家会明确养老金的总体调整水平,一般是按照上一年度最后一个月养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增加。2018和2019年都是5%。

养老金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按照百分比增加,而是要根据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养老金调整。然后各个省市会按照这三个方式,根据每个省市不同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前几年,调整方案都是在6~7月份公布,7月底前调整实施到位。

有人担心,我们今年新冠疫情造成养老保险基金大幅减少。实际上,根据财政部测算,国家的养老保险减收政策能够减少4714亿元,而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经超过了50000亿元,可支付月数会超过16个月,所以我们还是有非常坚实的基础,不会影响我们的养老金调整。

如果按照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和物价水平的因素进行调整,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幅度仍然会在4%~5%之间。相信具体调整幅度有多少,很快就会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