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身上有这二个征兆,往往是衰败的开端,要注意了

2019-11-18   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韩非子·喻老》云:“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意思就是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百尺高的房屋,因为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苗而焚毁。

细节决定成败,微小的事物一旦被人们忽略,就会积小成大,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终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对小错不注意,一点点积累多了,最后使人生毁于一旦。正如《易经》中所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事或者恶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给人带来福报或者灾祸。

如何发现灾祸降临前的征兆或者迹象呢?《了凡四训》中说“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祸患即将到来,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不善良的行为发现。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一个人身上有这二个征兆或者迹象,往往是衰败的开端,有一个,就要注意了。

1、骄傲;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是曾国藩在家书中总结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他纵观历史功过成败,以及结合生活沧桑而得出一句心得体会。做人可以有自信,但是自信过头了就是骄傲。骄傲就如同杯子里面的水,水满则溢;骄傲就如同满月,月满则亏;人一旦骄傲了,就会自满、自以为是,听不进去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最终一步步走向败亡。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历史上有太多的牛人都是因为骄傲而招祸的:西楚霸王项羽不可一世,目中无人,骄傲自负到了极点,最后也是大失人心,失道寡助,兵败自刎;韩信居功自傲,狂妄不羁,认为自己的本事比刘邦还大,最后被刘邦诛灭三族。

西晋大富豪石崇,富可敌国,但他喜欢炫富与斗富,把自己花园修建得堪比皇宫,最终也是被诛灭三族。明朝巨富沈万三骄傲自负,竟然提出“用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的要求,此举彻底激怒了明太祖朱元璋,于是他被籍没家产,发配充军云南边陲。

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你如果不骄傲,懂得夹着尾巴做人,谦虚低调,也会少招惹灾祸。大到一个家庭的兴旺,骄傲也是要不得的,正如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儿子说“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企业家王石先生和柳传志先生曾经就“骄傲”进行过深入探讨,王石先生说:“其实知识多一点,少一点,这个技能强点、弱点都不要紧,可是有一个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那就是骄傲!周围的人不愿意跟你合作,不愿意跟你共事,一旦你姿态要放低了,周围的人都会帮助你。能看到的力量会聚集到你身上,还有些看不到的,情感、同情等这些东西,都会聚集到你身上。”柳传志先生只说了一句话:“说得对极了!”

综上所述,一个人身上有“骄傲”的征兆,往往是衰败的开端,要注意了!

2、贪得;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就是说: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人们往往都是只看到了利的一面,而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危险,继而贪得无厌,不知道收手,最后招祸上身。

正如曾国藩所说:“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获利多的事情,越容易积累祸患,就像老话所讲“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里肯定是薄利而风险大、竞争压力大。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人心若不懂得知足,欲壑难填,就会想着“蛇吞象”,最终只好是自食恶果。反之,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者的上帝也不嫉妒我,神鬼也不会伤害我。

假如你对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希望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会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为这些而招致外来的攻讦、忌恨。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的道理,而曾国藩在“天道三恶”中也说——“天道恶盈”,老天厌恶贪得无厌的人或事物。

世人常喜欢花好月圆、福气满满,殊不知,花全开了就要凋谢,月亮圆满了就要亏损。而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会往相反的不利面发展,逐步衰败。所以说,贪得是一个人走向衰败的迹象,要注意了。

结语:王阳明的学生向他抱怨说:“老师,我犯了错误您为什么不提醒?”王阳明答:“那你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呢?”学生说:“我是学习后才知道的啊!” 王阳明说:“这就对了,我教导你学习,就是为了让你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啊,你怎么老指望别人提醒呢?”

琢磨君写以上文章,也是抛砖引玉,启发大家思考和反省,也是对自己的“吾日三省吾身”。因此,大家不妨自我对照一下,看看您身上有没有以上所说的走向衰败的二个迹象——骄傲、贪得。若有一个,就要注意了!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评论您的观点!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