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 岸绿 景美
——凉州城区再生水利用见闻
历史上,武威城依河而建,河湖岸线长。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区人口增加,部分河道成了排污渠,藏污纳垢,水体质量降低。
“曾经,走路都不愿意沿着河走。尤其是夏天,臭烘烘的。”市民黄金明回忆起几年前凉州城东杨家坝河边的样子,不住地摇头。
“ 现在,变化很大,水清了,空气也新鲜了。”黄金明感慨地说:“晚上没事的时候就到天马湖、海藏湿地公园遛弯。”11月初,天马湖、海藏湿地公园依然满眼葱翠、流水潺潺,吸引了大批市民在此观景、休憩和游玩。
凉州城区河湖是怎样恢复水质的?为协调再生水供水体系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适应城市现代化再生水体系建设标准要求,缓解水资源短缺同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的粗放使用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凉州区大力实施城镇节水降损行动,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利用中水补水,推动城市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2015年5月,武威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正式投入运行;2019年完成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0.22公里。
“城区污水处理每日形成再生水约4万立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一级A标准,主要用于道路绿地浇洒、天马湖景观用水和热电联产生产用水。”市供排水集团副厂长张继宗告诉记者,天马湖景观补水以后,再生水厂每日供水约1.5万方,热电联产每日供水约0.43万方。
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凉州城区再生水回用供水管网及泵站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送水泵房规模将达到每日5.5万方,主要用于二环东路沿线绿化带及沿线的集中绿地和植物园、同心苑等的绿化浇洒使用,天马湖公园及凉都大道沿线浇洒用水,新城区、海藏公园、红星广场、学府路、两湖公园绿化浇洒再生管线。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在治理方面既做好生态修复的“加法”,又做好减排降污的“减法”。凉州区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河湖实现了从污水到清水、再到“好水”的转变。
来源:武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