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谁更有价值?内行用一句话概括

2020-05-04     专聊房君

住房,跟其他产品一样,不断更新换代。从过去茅草屋、砖瓦房,到现在的楼房、电梯房。由于我国地少人多,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下,我们城市的住房是越盖越高,不仅是在大城市,一些小县城的高层住宅小区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在楼房兴起的初始阶段,由于是新生事物,往往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独立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有经济条件的人又开始对别墅类的低层建筑产生兴趣。所以,在市场上,同地段的别墅产品往往要比普通的高层住宅价格高出不少。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更大众化的“住宅”。

按照狭义划分,层数在7-11层的住宅就属于小高层住宅,超过11层的住宅就属于高层住宅。本文为方便对比,我们把前者称之为“低层住宅”,而后者则称为“高层住宅”。之所以要把两者拿出来比较,因为房子作为当下家庭最大宗的财富,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够有一个更大的潜在价值。那么,这两者到底谁的价值更大呢?在内行看来,虽然现在看它们的价格差不多,其实未来价值差别还是挺大的。用一句话概括:“高层住宅”在当下占据一定优势,20年后,“低层住宅”价值更大。来看看简单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说“高层住宅在当下占据一定优势”?

1.高层住宅大多是近十多年建造的,房龄比较新,外立面比较漂亮,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磅礴气势感。

2.跟习惯有关。从地上走向空中,是一个时代印记,给人一种新鲜感。当住久了平房或者低层住宅,希望换一种居住方式尝试,而高层住宅无疑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3.高层住宅所在的地段往往不错,工作和生活比较方便。城区的地段金贵,一些低矮建筑拆掉后,大都会建设一些高层建筑,如果是高层住宅的话,无疑占据了位置优势。

4.高层住宅大多是品牌开发商开发,品质、口碑,以及物业配备大都还不错,对高层住宅的价格具有辅助提升作用。

20年后“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谁更有价值?内行用一句话概括

为什么说“20年后低层住宅价值更大”?

住宅都有变老变旧的时候,简单地说,都会有寿终正寝的时候。前万科创始人王石曾说,住宅的平均使用寿命是30年,虽然后来又改口是因为拆迁原因。其实,无论什么原因,如果我们现在的住宅已经使用了10来年,那么,20年后,很可能面临着拆迁、或者大面积维修等问题。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低层住宅的价值更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有什么大的质量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管网、电梯等小区设施会逐步维修更换,如果一个小区维修基金30年还没用完,那质量绝对是杠杆的,但大多难以做到,这方面我们可以从百强房企阳光城董事长的一番话中寻找到一些答案。

“这些高楼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维修起来难度该有多大?玻璃外墙松动掉落、建筑结构老化、机电系统老化等,都是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不仅是普通老百姓担心高楼房屋质量。当维修基金用完之后,比如遇到电梯停摆,一栋高层住房,一般都是上百户,要协调每家每户一直出钱维修谈何容易?看看现在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常常存在“众口难调”情况,也就知道那个时候的高层住宅是什么结果。按照其他地方经验,很有可能就是有经济条件的逐步搬离高楼,留下的是中低收入家庭,或者是出租户,这样的“高层住宅”显然不会有太大的市场价值,更别说跑赢“低层住宅”价值了。

2.拆迁问题。低层住宅与高层住宅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住户密度,按照以往经验,开发商自然更愿意拆低层住宅,因为他们还可以建高层住宅赚钱。而现在已经都是20多层、30多层的高楼,还指望开发商盖60层、80层的高楼吗?自然不太现实。所以,从拆迁的角度来看,低层住宅变老变旧了还有拆迁这一条路可走,说不定比以前更好,价值不言而喻,在这一点上,高层住宅是无法比拟的。

3.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习惯问题,人们可能又向往低层住宅了。其实,这是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当城区建满高楼,又不能拆迁,这个时候,人们就希望到郊区、到都市圈选择低密度的低层住宅,换句话说,生活圈外溢。其实,这一点还是可以看到的,因为随着城市大量轨道交通或者路网完善,生活在城市周边、工作在城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知,虽然现在看似价格差不多的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随着时间推移,二者的潜在价值也会跟随发生变化。对此,你认同吗?欢迎留言交流。

学习更多房产知识,欢迎关注本号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Ygq7XEBfwtFQPkdqX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