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5G技术,华西医院实现远程腹部CT人诊断

2020-01-09     天府早报

近年来,我国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研发如火如荼,目前已有一些研发成果走出研究阶段,具备初步的临床应用价值。1月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希氏异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赋能腹部CT质控及辅助诊断的应用技术,并在现场远程连接了阿坝州人民医院、甘孜州人民医院、凉山州人民医院,实现了准确、高效的腹部CT质控和辅助诊断。


此次实测利用5G技术,位于阿坝、甘孜、凉山的三家医院,将多个CT影像病例传输到测试现场,主控设备以每个扫描序列不足一分钟的速度完成了CT影像质控、脏器分割、疾病辅助诊断的分析工作,并将分析结果呈现在专家面前。准确判断扫描部位的边界、清楚地区分伪影等干扰因素、将各个主要脏器精准区分、准确找出可疑病变并分割病变区域。

据项目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影像技术系主任兼华西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李真林教授介绍,目前CT检查在临床上有两个凸显的问题:一是由于不同级别医院的CT技师和医师的经验水平差异,导致影像质量、诊断准确性不一致,患者由基层医院向高级别医院转诊时,会被要求重复检查,从而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与负担;二是医疗人力资源有限,虽CT设备能够重建出更多的影像数据,但被观察到的CT影像信息有限,易造成漏诊。

通过此次实测,能够促进影像检查质量“同质化”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精准成像与精确诊断;预防大范围扫描,降低辐射危害;降低漏诊与误诊,减少重复检查,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基于5G平台的应用,能助力偏远山区百姓“足不出州”,即可享受专家级的快速精准诊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利于国家医改“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推动解决少数民族同胞看病难的问题,实现“精影扶贫”。

该实测产品是华西大数据中心、放射科李真林教授团队直接参与研究的AI赋能CT影像的一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其技术开发由“华西-希氏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负责研发。目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已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下一步将在现有成果基础上,陆续推出针对其他部位的CT人工智能产品。

联合研发方负责人宋捷表示,CT扫描质控的功能可以精确识别CT扫描区间,判断扫描区间的合理性,以免出现局部脏器的漏检。另外,它也可以从多个维度判断CT图像的质量优劣,提示CT扫描结果是否可以满足诊断要求。其辅助诊断的功能既可精确分割扫描部位的主要脏器,还能对主要脏器的CT影像做分析,找出疑似病变和组织结构的异常,并给出诊断方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国内比较早开展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发的医疗机构,作为一家大型的研究型医疗机构,华西医院不仅在传统医疗技术方面不断深耕研究,也在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领域不断增加研发力度,使其成为华西医院未来科研发展的重大突破口。

华西社区报记者 赵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YCfiG8BMH2_cNUgeP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