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路、淮北街的家常味,是老郑州人舌尖上的回忆

2019-07-16   有趣郑州

这是有趣郑州第371篇原创文章

全文字数: 2926

阅读时间: 8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它是一碗市井里俗气的烟火味,在郑州的街头随处可寻,遍地开花。

卖相不佳,糊糊的上来一大碗,还有点担心吃不完。

丨看图就知道说的是啥

不经意地舀起一勺,咸香味是前调,当咬开里头的花生碎、蒜苔粒,软烂滑润的面条饱满在口腔,野菜、青菜辅助其中,中调口感丰富,层层分明,一口下来,滑过唇舌,香气仍萦绕在舌尖,后调咸香入味,滋润有声,风情独特。

眉毛一挑,看来这杂面条是“内敛好客”型的。

丨加了辣椒的杂面条,更有滋味

初识不知其美味

再吃已是粉圈人

初识不知其美味,再吃已是粉圈人,这是有趣君与杂面条的相识经历。

郑州的杂面条店开的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某一天,有趣君在吃杂面条时,突然冒出了写它的想法。

丨郑州杂面条店很多,生意好的也不少

其实这个选题不咋好操作,杂面条不好拍,拍出食欲也是难题,最主要的是,杂面条怎么才叫好吃?怎么才叫不好吃?这里面也没有明确的标准。

就像是最好吃的夜宵,永远在你家楼下,是同一个道理。

丨你家楼下好吃的是啥?

问了好多人,从身边的吃货朋友、大众网友,再到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才是发现这个城市美食的敏锐人群。)

最后选定两家老店,百度地址,背上相机,向着美食出发!

刑中原杂面条

从b5路公交车下车,穿过人行横道,远远地看到高台阶上进出的人群。

老店的好处就是找地方容易,可能走在你前方的人,就是你的带路人,有趣君刚好遇见了。

丨右边骑着电动车的人,与有趣君是同路人

走到门口,庆幸没有排队,待走到店内,满满当当低头吃面的人群,还是把有趣君吓了一跳,这人,是真多。

丨晚饭高峰,小桌子、小板凳也是一顿心仪食物的承载平台

店内有自己的充值卡,先充卡再买吃的。

冲卡前台旁边立着四个大桶,重油麻辣的卤味装盛其中,再往前看,各色凉菜五颜六色的摆放着,凉菜旁边不足半步,就是出面的档口,四四方方的档口,面一碗一碗的从里头传递出来,应接不暇。

丨被手摩挲掉色的卡片,让老店的底色愈加深刻

有趣君去的时候,没有位置,瞅准一个快吃完的人,站在后面等了差不多10分钟。

等位的时候,环顾了一下吃面的人群,有约酒于此的大叔,有怀抱婴儿的妈妈,也有家常聚餐的兄弟姐妹,下班情侣、闺蜜约饭一拨又一拨,这里的人群涵盖广,各色各样。

丨极具烟火气的大堂

位置腾出来了,刷卡买了一碗杂面条,一些卤味。面条端上来,拍照让各位粉丝先吃,完事儿后,有趣君后尝为敬了,哈哈哈……

丨咸香口的杂面条

蒜苔丁、花生碎自带c位地冒在碗尖,淡黄色的杂面条掩映其后。

搅拌均匀,入口时面条滑溜,蒜苔丁、花生碎、野菜点缀其中,丰富了口感。

丨加辣椒更美

卤味作为神助攻被端了上来,入味软烂的鸡爪、鸡胗搭配杂面条已经很美,这时要是再来上一口小酒,啧啧啧......这种接地气儿的搭配,对味蕾来说更是过瘾的刺激。

这种豪迈洒脱,估计没几个人能抵抗得了。

丨卤味与杂面条是最佳cp

面条端上来,还要拍照的有趣君,成功地引起旁边桌阿姨的关注,她噗嗤笑了,“你们吃饭还拍照?咋那么讲究呢?”

是吧,哈哈哈哈,有趣君稍显尴尬地笑着。(心里埋怨,还不是为了粉丝们拍的,不然哪那么费劲啊,一会再补一张,一定要馋死他们。)

丨辣油泛着光,看一下就饿了

丨鸡胗没有鸡爪好吃

与阿姨闲聊,说起六院附近也有一家杂面条做的不赖。这不是巧了么,有趣君刚好也要去那里。

下一家走起!

夜海棠·李记杂面条

从淮北街过去,大约三十分钟,下了公交车走一段就到了,远远地就看到门头招牌。

丨门头很大,挺好找

两家杂面条店都是下午营业开到凌晨,从开门那一刻起,人群就不断涌来,越夜人越多。

丨老板说,晚上八点到十一点的时间段

基本都是排队状态

入口处不大,等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穿过窄长的过道,往前走两三桌的距离,就可以看到两个大间的吃饭场所,到晚上十几张桌子同时坐满的话,那吃饭的场面真是热闹。

丨到了晚上,大家伙集体吸面,有味又有氛围

这家店经营的种类除了杂面条和卤味之外,还有炒凉粉、肉夹馍、烧烤,一体化作业,囊括郑州人的夜宵交响曲。

<< 滑动查看下一张 >>

丨肉夹馍、炒凉粉、烧烤,卖相看着都不错

既然是奔着杂面条来的,肯定是杂面条优先。老板,快来碗杂面条!

丨门口排队付钱

挑选卤味的食客们,越来越多

在等杂面条的过程中,有趣君溜了一圈,来这吃饭的人群和在邢中原看到的景象一样,从孩童到老人,从大叔到美女,络绎不绝。

但不同的是,这里的杂面条和邢中原各有千秋。

丨爸爸带着宝宝来吃

邢中原的杂面条偏咸口,卤味麻辣,这里的杂面条偏香滑,卤味爽辣。

尤其是要表白这里的辣椒,颜色混搭的杂面条配上辣椒红油,就像是轻音乐遇上朋克风,一口就炸了。

丨加辣椒美的很

蒜蓉混杂在面条里,西红柿碎鲜有露面,但是它们的点滴香气功不可没。

淡黄色的杂面条是灵魂,自带回头客的汤底浸润其中,待杂面条吸饱汤汁,野菜、蒜苔粒、蒜蓉搅活了面条的层次,一口润滑,一口美味。

丨坐在旁边的大哥说,杂面条的汤底好喝,可惜有趣君拍完就坨了

京广路一霸

故事的版本总在流传

关于李记杂面条的故事,他们家有各个版本,uu跑腿版,自带桌子版,食者众,故事多。

据说这家店以前是在路口摆摊,因为生意好,每天开店,爱吃者甚多。有一次遇上一哥们,想来吃一碗杂面条,人多桌椅少,没有地方坐,老板有点为难,哪知道,那哥们,大手一挥。

“我们车里有椅子,拿出来摆上就是。”

丨从此,李记杂面条又多了一条自带桌椅的美食故事

诸如此类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辽宁姑娘的故事。

一辽宁姑娘出差来郑州,无意间吃了一次李记,然后回回来郑,必吃李记,每次吃上一碗不过瘾,还会将店里的卤味都打包一通,带回辽宁去打牙祭。

丨中饭是自家带的家常味,晚上来李记吃的也是家常味,

杂面条的味道

最重要的还是家常味

这几年郑州的杂面条店越来越多。

白面里掺上各种杂面做成的杂面条,是困难时代的产物,但是它特有的滋味,却让现在吃惯了精细米面的人换了口味,对它愈加喜爱。

丨以前的杂面条都是放在保温桶里和捞豆腐一起在街边卖

而放在面条里的野菜,在青青田野、菜园长成,雨露浸透与清风共舞,然后在都市人的唇边复活,用山野菜炝出来的清香,加上筋道的面条很容易让人吃出家常味。

而家常味不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食物记忆点么?

丨家常味道是一种记忆

想吃时,来上一碗 ,配上一碟子卤味,杂面条温柔香滑,卤味热烈香辣,两种味道相遇,碰撞出的食物记忆,就是生活的滋味。

丨一家人坐着一起吃杂面条,日后回忆也是记忆

题外话:两家杂面条各有各的好吃,有趣君更爱李记的味儿。

TIPS:

邢中原杂面条

地址:

淮北街陇海路交叉口向东20米路南

价格:9元

营业时间:

17:30—03:00

夜海棠·李记杂面条

地址:

京广南路58号

价格:9元

营业时间:

17:30—04:00

感谢摄影师飞飞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