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30个海外中心,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认中医药的法律地位

2019-12-19     一带一路报道

12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做出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要指示精神,以“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主题,就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道地药材与经典名方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论坛上成立了“一带一路”中医农业专业委员会。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代表、国内外中医药研究院所、中医药各领域专家和企业界的400余名代表。

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开幕式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中医药服务正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体系,成为沿线国家共享共建的卫生资源,中国同沿线国家中医药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医药日益融入现代医药体系,其价值在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认可。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

“在泰国,很多人知道云南白药,老百姓对中医针灸非常感兴趣。”

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

“新加坡重视中医发展,在公立医院有针灸康复治疗服务。”

在新加坡,中医药被广泛接受,已成为该国卫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支持下,我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并在国内开展建设一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相关领域双向合作交流密切。

据中央民族大学副研究员李志勇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团队到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开展药用资源调查,并进行药用资源保护、开发和中药化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药代动力学专家刘昌孝介绍,中国与东盟专家在资源考察基础上,历时五年多,出版了《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收入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传统药物350种。

2018年9月,《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首发式现场

既有“走出去”,也有“走进来”。云南省副省长李玛琳说,每年到云南学习中医药的外国留学生有近800名,周边国家到云南就医的患者达到35万人次,其中接受中医药服务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国医大师王琦认为,中医药走向“一带一路”,在诊疗、科研、教育等多领域充满合作机遇,同时需解决标准化、贸易壁垒、法律障碍等问题,要考虑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需求差异,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论坛以“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助力健康中国,服务世界人民健康。

新闻多一点

2016年底,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医疗与养生保健的价值被沿线民众广泛认可,更多沿线国家承认中医药的法律地位,中医药与沿线合作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留学生体验中医诊疗

规划重点提出“五通”任务:

一是政策沟通,完善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实施双边合作机制项目、国际组织平台项目,加强传统医学政策法规、人员资质、产品注册、市场准入、质量监管等交流沟通和经验分享,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发展战略、运行规则、政策动态和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

二是资源互通,与沿线国家共享中医药服务。实施中医药海外中心项目,支持各类优秀中医药机构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实施中医药国际医疗基地项目,吸引沿线民众来华接受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国内中医医疗机构的服务品质,推动纳入国际医疗保险体系。实施中药产品海外注册项目,搭建中药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100种成熟的中药产品以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方式在沿线国家进行注册。

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国外师生

三是民心相通,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实施与沿线国家合作办学项目、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项目、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项目,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与沿线著名大学合作,将中医药学科建设纳入沿线高等教育体系,在条件成熟的沿线国家开设更多的中医孔子学院。面向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以及临床实习。

四是科技联通,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实施高层次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持中医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沿线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针对沿线国家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实施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项目,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传统医学章节(ICTM)项目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平台为重点,颁布20项国际标准。

五是贸易畅通,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实施中医药服务贸易项目、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和中医药参与中外自贸区谈判项目。建设1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和1000个示范项目。推动将中医药纳入中外自贸协定内容,扩大沿线国家对中医药的市场开放,降低对中医药服务和产品的准入壁垒。

综合自新华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雷露

审核:雷怡安

主编:邓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LmDHm8BMH2_cNUgt4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