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故里,壮哉庐江。浩浩百年之间,在册英烈达八千人众,唤民众于觉醒,赴国难以蹈火,拯人民出苦忧;热血尽而肥劲草,头颅抛以换江山;古往今来,凡投身革命事业、保家卫国、建设家园壮烈牺牲者,当禋祀百世,彰忠烈而炳千秋,激发义贞,淬励后人。
庐江县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1927年8月成立中共庐江县特别支部,1930年成立中共庐江县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打败日本侵略军,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解放全中国,成百上千的庐江人民的优秀儿女血洒战场,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亦有为保卫或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壮烈牺牲,被省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感怀庐江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缅怀为革命、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
献出生命的庐江英雄儿女。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微聚庐江将为大家讲述
庐江历史上部分记录在册的
英雄烈士事迹。
马哲聪(1886—1934),又名马大,江胡子,庐江县乐桥镇桂元村马家小院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组织、领导过数千贫苦农民,开展斗争,因与强大的敌人开展游击战争,昼伏夜行,东战西杀,无暇理发而养成老长的头发和胡子,遂自取绰号"江胡子",当地所有人都喊这一爱称,他的本名慢慢地被淡忘了,以至国民党反动政府曾张贴告示,悬赏1500大洋要捉拿"江胡子"。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中共庐江沙溪区委成立,他任区委书记。1931年中共安庆中心县委遭到破坏。为了整顿党的组织,同年6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中共桐城县委和庐江县委合并为中共桐庐县委,改属中共合肥中心县委领导,他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并负责军事工作。任职期间,积极组建地方武装,并经常率领地方武装活动于舒(城)庐(江)边界一带。
1935年秋,皖西北游击师孙仲德率领一个多连的人到大别山区整训。有一天,马哲聪组织30多人下乡做宣传工作,傍晚时,敌人将我方部队冲散并占领了山头。晚间,马哲聪率先去探听情况,当他走到半山腰时,暗处的敌人突然向他开枪,敌人冲下来.将马哲聪抓住。当时敌人里面有个叛徒认识马哲聪说:"这就是悬赏捉拿的江胡子,不要让他跑了"
马哲聪因伤势严重,不能行动而被敌人俘虏,光荣地就义。
马哲聪的二儿子马南成,17岁便参军打仗,加入新四军,追随父亲的队伍,他也在霍山战斗中英勇就义。当时年仅20多岁,是一名年轻的排长。
马哲聪的儿媳妇查秀英,身为女流,但她并不输给男儿,当时查秀英裹着包袱便随丈夫一起打仗去了,队伍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时,她不幸中了枪,失血过多,英勇牺牲。在战争年代,许多革命家庭前赴后继、满门忠烈!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施杰
微
聚
庐
江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