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开放”专场在京举行,北京市发改委应邀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以来,6年间,“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果丰硕。
作为首都,北京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6年来,北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规划布局、机制建设、平台搭建、重大项目入手,统筹推进本市“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为共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做出积极贡献。
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6年来,北京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近3.3万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2018年达到1606亿美元,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从2013年的19.2%提高至2018年的28%。
在引进来方面 6年来,本市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累计约95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4%,占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外资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从2013年的82.2%上升到今年(截至7月底)的93.4%。外资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外资企业为北京贡献了近40%的工业总产值、1/4的发明专利数、1/3以上市财税收入和12.4%的城镇人口就业。
在走出去方面 6年来,本市对外投资规模达到578亿美元,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增长较快,6年来,本市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达21亿美元,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
本市企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积极参与肯尼亚蒙内铁路、马尔代夫机场改扩建、俄罗斯莫斯科地铁换乘环线、非洲“万村通”工程、巴基斯坦旁遮普光伏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对提升当地基础设施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今年6月底全线贯通的北汽南非工厂生产线,预计于年底实现批量生产,已为当地直接解决就业近800人。
地方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北京把加强与友好城市、国际组织及港澳地区的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地方合作的重要内容
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成果 先后在保加利亚、黑山、塞尔维亚举办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并借此举办首都商会会长圆桌会议及首都城市经贸洽谈会,进一步促进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
加强与港澳地区合作 2013年以来共举办6届京港洽谈会,促成118项重大项目签约、涉及金额约425亿美元。京澳两地政府2016年共同成立“京澳合作伙伴行动”机制,已推动双方签署了涉及经贸、教育、科技、交通等领域的11项合作框架协议。
大力发展国际会展业 2013年-2017年,北京累计举办国际会议2.6万个,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品牌化展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软博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已成为国内服务业、科技等领域的标杆,成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立足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推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在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科技园区合作方面 发挥中关村科技创新发展主阵地的作用,今年上半年,由启迪集团和剑桥三一学院合作共建的剑桥启迪科技园生命创新中心正式落成使用;同样在今年,新增白俄罗斯明斯克、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德国海德堡4个中关村海外联络处,总数达14个。
在技术和成果转移方面 2013年以来,成功举办6届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共促成7000多项跨国技术对接,签约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2018年,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957.8亿元,占全国的28%。
在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方面 打造以“中关村论坛”为龙头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品牌,发布前沿信息,拓宽合作渠道,扩大国际影响,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北京新名片。2016年初建立了外籍人才引进“直通车”模式,目前已有超过400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
人文交流、互学互鉴。北京积极发挥全国文化中心优势,推进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卫生等多领域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增进民间交往,架好民心连通桥。
在文化旅游领域 “魅力北京”“北京影视展播周”、北京国际电影节等一批品牌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012年北京发起成立了首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目前已成为覆盖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18个会员单位的国际旅游组织。
在国际人才教育培养领域 在全国率先设立“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40所院校,本市将支持开设774门课程,服务于沿线国家人才培养、汉语教学、文化研究等方面。
在卫生健康领域 积极参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捷克、泰国、法国等国家地区的医疗卫生合作,启动本市医疗卫生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卫生健康合作10个示范项目。支持中医药海外发展,以同仁堂为代表的中医药老字号已在2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各类网点终端140家。
在体育领域 围绕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全过程,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在运动训练、赛事组织、场馆管理运行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国际马术大师赛等重大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以赛事活动促进文化交融。
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北京市积极对接国际市场和国际规则,加强与金融机构、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商事调解、投资平台等专业服务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海外市场提供服务保障。
在金融服务方面 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今年1-7月,北京共与100个国家开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总额超40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鼓励和支持资信状况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发行外债,2015年以来,市属企业发行外债98只,重点用于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能源等项目建设。
在法律服务方面 成功举办2018“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组建中关村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及专家团队,开展共建国家知识产权海外预警项目和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的作用,多元化解企业矛盾纠纷,为“一带一路”建设风险化解和纠纷调解提供专业服务和智力支持。
在投资服务方面 截至今年6月底,本市已与境外组织机构合作建立36家境外服务中心,遍布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32个城市,行业涉及投资贸易促进、工业园区、文化交流、商务咨询、物流服务、地产租赁等多个领域。今年,北京还开展了首批“一带一路”双向投资服务平台遴选工作,为761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四家服务机构挂牌,挂牌以来已为来自26个国家(地区)的政府部门、商协会和企业提供了市场咨询、商事服务及纠纷调解等服务72项次。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6年回首,“一带一路”建设成绩斐然。下一步,北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决策部署,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扎实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为实现各地区共同繁荣而努力,当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现场实录
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国家也提出“一带一路”要走深走实,北京下一步将怎么做?
答:去年10月,本市出台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6个方面共28项主要任务,并细化形成70项重点任务,明确由全市50余个部门共同推进落实。
下一步,本市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落实国家全面扩大开放重大举措,持续推动对外交往、科技支撑、人文交流、服务支持四个平台建设,狠抓三年行动计划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以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北京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努力造福人民,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