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我在火车上,因为无聊,打开了手机系统自带的浏览器。
很多人都知道,浏览器会自动推送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大家对这一点早就见过不怪。
不知怎么,这次它给我推送的内容里有一条动画视频。
动画的标题是:“男孩一出生就带了把金锁,这锁还会越长越大,最后活活累死了他。”
画面是一个躺在摇篮里的婴儿,被脖子上的金锁勒得挣扎。
我被这样的内容吓了一跳,并且下意识想到,如果是小孩子看了这样的视频,晚上会做噩梦。
为了弄清楚这究竟是个偶然现象,还是背后有专门的流水线,我特意点击了这个动画。
系统立刻判定,我对该内容感兴趣,于是源源不断地推送了更多过来。
几乎每一则的动画,都足以让人惊掉下巴:
一个脸部畸形的男人,整容后结婚,让妻子生下了同样畸形的孩子,然后抛弃了孩子。
一个女孩的爸爸交了新的女朋友,年纪比女孩还小,女孩被赶出家门。
一个漂亮女模特出车祸毁容,全脸奇丑无比。
一个长着两个头的女孩,争夺同一个男朋友。
不要说小孩子,连我这样的成年人,看了都会不寒而栗。
-2-
这些动画让我无法释怀。
不少人劝我:“如果你不想看这样的动画,直接点击视频右下角,屏蔽掉不就可以了吗?”
是的,我可以很容易把它们屏蔽掉。
但显然,这些视频不是为我而做的。他们真正的目标群体,是那些好奇心很强,自制力很差,还缺少一点分辨力的小孩子。
大多数小孩子可能都没有屏蔽的意识,也不懂得该怎样屏蔽,他们只会一个接一个地刷下去。
而他们的父母,很可能正在忙着做别的事情,看到孩子津津有味地抱着手机看动画片,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才是这件事的可怕之处。
你以为你的孩子只是在看动画片,却不知道他们正在被教坏。
这些低俗、扭曲、畸形、恐怖的视频,还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而它们的播放量,很多已经过万。
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可怕。
这就好像我偶然吃到一家包子铺的包子,发现包子是坏的。
我当然可以选择永远不吃这家的包子,这对我的生活没有很大影响。
但这家包子铺只要不倒闭,就一定会把包子卖给其他人。
我们为什么要允许一家店长期卖坏掉的包子呢?
-3-
其实从2013年,就有人发现,那些原本应该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的动画片,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制作成“毒动画”。
最初,这些动画主要分布在YouTube 网站,内容低俗血腥,充斥着未婚先孕、小三、逼婚的主题,比如:
艾莎公主怀了蜘蛛侠的孩子被抛弃;米老鼠和宝宝偷看美女洗澡;浩克拿着长长的针管,把小男孩扎得大哭;面部可憎的小丑割下了天下宝宝的头。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视频竟然被打上“亲子”“早教”的标签,专门推荐到儿童频道,给孩子看。
随后,此类动画迅速流向各大网络平台。
一个曾经从事过视频制作的博主站出来接受采访,说出内幕:
他最初做儿童视频,只是让女儿对着镜头唱儿歌,跳舞,但播放量一般。
直到有一天,他在视频里打了女儿,然后发现,打小孩的视频太火了。
于是他得出结论:“竞争太激烈,得想一些别人没做过的,就想到了这个,流量挺高的。”
在这样的启发下,他开始制作“毒动画”:四岁小女孩到医院生孩子,一个小女孩给另一个小女孩打针……
总之,一切为了流量,哪怕没有底线。
孩子的好奇心能够带来流量,流量能够带来金钱,其余的,不在他们考虑之内。
-4-
去年年初,有人写了篇文章《一群变态锁定观看YouTube的孩童,我以前为他们工作》,引起人们对“毒动画”现象广泛关注。
不少专家和学者,拿出实验数据证明,儿童不断观看和模仿“毒动画”,很可能会对血腥和暴力习以为常,进而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此类视频进行了封禁。
广州一家制作视频的公司也公开道歉: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我们公司做错了,我们拍了一些暴力血腥的视频,这些都不适合小孩子观看,我们为我们鲁莽的行为,感到无比愧疚和惭愧。”
当时的评论区,挤满了义愤填膺的孩子家长,他们说:
“别发微博道歉了,没有用的,你们这次事情已经不在原谅范围之内了。”
“为了钱,你们什么都干的出来啊,你们不值得被原谅。”
“原谅你是上帝的事,我们负责送你见上帝。”
但没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过去,“毒动画”悄悄卷土重来。
你以为你的孩子在乖乖看动画片,实际上,他们幼小的心灵,很可能在被暴力、血腥和低俗的内容侵蚀。
我建议每一位爸爸妈妈,都不要再轻易把手机丢给孩子独自玩耍,当你顾不上陪伴孩子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陪伴他们的是什么。
另外,我也建议每一位爸爸妈妈,一旦发现“毒动画”,一定要及时举报、屏蔽,让这样的“毒动画”无处可藏!
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拯救某个孩子的一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