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女人,根本不配生二胎

2020-01-03     摆渡人

-1-



前段时间,一个读者在后台,跟我聊了很长时间。

她的情况和我挺像,都是离婚之后,抚养权归了前夫。

现在她有个男朋友,对她挺不错,而前夫也一直拿孩子做由头,时不时劝她复婚。

她问我该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最好记住一点,无论和谁在一起,事先说好,别轻易生第二个孩子。”

我这么说,完全是出于我的个人感受。

当年离婚的时候,说是判决不公也好,娘家反对也好,个人条件不足也好,总之,我没有要到抚养权。

我的孩子从小在奶奶家长大。

我无法容忍有一天,他见我在照顾另一个更小的孩子,心想:“哦,原来你不是养不了,只是养的不是我。”

好在,这个读者也很赞同我的建议,说:“只要我的第一个孩子还没获得幸福,我就没资格生第二个。”

可能在旁人看来,我俩都有点偏执。可是我们完全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如果第一个孩子没能幸福,就生下第二个孩子,那么无论从感情还是物质方面,势必会伤害第一个。

而且,一个无法周全第一个孩子的女人,也很难周全第二个。



-2-



最近,傅首尔上《奇葩说》,也谈到了生二胎的问题。

她的观点是:“如果老大坚决不同意,说明你根本不配生二胎”

这听起来,仿佛是有违女性的独立意志。——女人要不要生老二,老大说了算?

但她有自己的看法。

她说:“孩子坚决反对的背后,是因为父母给的不够。”

“当一个孩子表达,我不想要弟弟妹妹,我不想要分享爱,我只想爸妈只爱我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不要简单粗暴地认为,这个孩子可真自私。”

“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很多人看完这场辩论,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糖真的分不等,水真的端不平,手指真的有长有短,手心就是比手背肉多。”

那些未经同意,就迎来弟弟妹妹的心情,无论过多久,都会深藏在一个人心中。

我认识一个姐姐,结婚很多年,无论谁劝,坚决不生二胎。

她给出的理由有,精力不够,财力不够,不想活得太累,等等。

有一回,亲戚劝她:“能生就能养。以前你爸妈也不富裕,不一样把你们姐弟几个养大了?”

她终于忍不住说出心里话:“就是因为这个,我才不想生二胎。”

“你以为我不生二胎,只是为了轻松吗?不,其实我实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原来,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小时候完全没准备好成为姐姐,弟弟妹妹的到来,就使得她被迫长大。

每个人都告诉她:“你现在是姐姐了,你得懂事。”

她也确实做的不错,学会了分享,学会了隐忍,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迅速成为一个像样的姐姐。

但她在内心暗暗发誓,将来绝不让自己的孩子,遭受同样的经历。



-3-


我很喜欢苏格兰童话——《彼得潘》。

彼得潘是个调皮的男孩,因为贪玩,和仙子们住在永无乡。

当故事临近结尾,彼得潘获准可以实现三个愿望。

在许下第二个愿望时,他提出想回家看望妈妈。

于是他飞呀飞,一直飞到家里的窗户边,看到窗户开着,母亲睡在床上,嘴里念着他的名字——“彼得”,仿佛那是全世界最好听的名字。

他用笛子吹出一个吻,送到母亲唇边。

彼得原本要留下来,可他转念一想:“反正母亲会永远等着我,永远爱我,我为什么不出去再玩一会儿呢?”

他暗暗发誓,一定会在第三个愿望的时候回家,陪在母亲身边,做一个出色的儿子。

他又去了永无乡,和仙子们一一告别。

可是,当彼得潘借助第三个愿望飞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家里的窗户装上了栏杆,母亲正抱着另一个新生的婴儿。

他在窗户外面绝望地呼喊,却没有一个人听到他的声音。

这是我听过最悲痛的故事。



-4-



彼得潘是有点自作自受。——他高估了母爱。

但在现实在生活中,许多孩子并没有像彼得潘一样调皮,却同样经历过这种失望。

父母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来源,如果你给不起,真的就不要生。

我见过有的女人,第一次结婚,生娃,闹离婚,养不起,争不过,顾不上,孩子留给前夫。

但依然有勇气再结婚,再生娃,万一闹离婚,依然养不起,顾不上。

她每结一次婚,就生一个孩子,每离一次婚,就丢下一个孩子。

期间,可能有的前夫再婚了,有的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孩子希望投奔到她身边几年。

她却抱着更小的孩子,表示无能为力。

她真的是自由独立的女性,却是在拿孩子的幸福赌博。

人活着,不是只要为自己负责就够了,还要为生你的人负责,为你生的人负责。

所以,每个人在生二胎之前,都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你的第一个孩子,现在过得幸福吗?

在将来的生活中,当孩子向你提出合理的需求,你能在顾全二胎的同时,毫无障碍地满足他吗?

你的孩子有充分了解,并且准备好充当哥哥或者姐姐的角色吗?

万一婚姻发生变化,你能当好每个孩子的妈妈吗?

如果以上4个问题,有任何一个的回答是“不”。

那么,对不起,你真的还没资格生二胎。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1eHcm8BMH2_cNUgJE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