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但其实过度的宠爱是原罪

2019-12-22   逐陆先生


“批评”是一个贬义词,总是不得人们的喜欢,但其实,没有得到批评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郭德纲对郭麒麟是打压式的教育,他对郭麒麟很严格。郭麒麟六岁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六岁之前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六岁之后就被带去了北京和父母亲生活。按理说多年未见的孩子应当是十分宠爱的,但是郭德纲没有,反倒是对郭麒麟很凶、很严格,属于那种一周就会批评他六天半。

在郭德纲眼中,批评才能成长,在一次采访中他也回答过关于对郭麒麟教育严厉的话题,他说:他经历过人情冷暖,知道社会是怎样的,所以干脆在家里把郭麒麟骂够了,这样他出去以后别人就不会骂他了。

的确,相比夸奖,还是批评最容易让人记住,所以与其让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让他颜面扫地,还不如自己关在家里把他批评够了,那样自己的孩子也就真的记住这个错误了,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了。

而且换一个角度讲,只有对一个人上心、有所期待才会狠狠的揪住他的小毛病,才会容不得他犯错,才会恨铁不成钢。

我有一位朋友的姐姐崇尚夸奖式的教育,她觉得只要对孩子适当的鼓励,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想法是好的,但是很遗憾的是,她的孩子最终成为了一个蛮横、不讲理的人。

我朋友的姐姐每一次在孩子犯错之后只是温声细语的说这个不对,让他以后别再犯了,但是从来都没有对孩子使用惩罚措施,以至于她的孩子在以后的时间里总是会再犯。孩子的父亲很严厉,但是没有用,因为他拗不过自己的爱人,他只能看着自己的爱人一遍又一遍的纵容着孩子犯错。直到后来那个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抢玩具把人打伤了,他们家赔了很多的钱。

事发之后我朋友的姐姐才意识到溺爱的严重性,所以她最终只能板下脸来批评自己的孩子。

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需要你执笔画就宏伟蓝图,所以不得不说的是,最后的“成果”怎样大多的原因其实在父母。

我很欣赏郭德纲的教育方式,虽然让郭麒麟有了一个“悲惨”的童年,但是至少郭麒麟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也成为了一个处事低调、对人谦逊恭敬的少年。

而这些都离不开他父亲,郭德纲的教育。希望广大父母也能明白,溺爱不会让人长大,它只会让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巨婴,惹人嫌弃。


文案编辑/逐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