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我们的孩子都不会说粤语了,怎么办?

2020-06-14     李旭科技

原标题:老广:我们的孩子都不会说粤语了,怎么办?

前段时间的一个小故事让小编内心有点感慨。故事是这样的,话说在广州的一个幼儿园中班,小朋友们对一个刚转学来的同学非常感兴趣。

每个人都用一种好像看火星人的表情打量她,亲近她,感觉很神秘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家伙们对这位新来的小伙伴这么稀罕呢?原来她说粤语。是的,你没看错,其他小朋友都说普通话,而这位小朋友,说粤语。

在广东的省会城市---广州,说粤语居然成了一件很稀奇的事,这确实让人唏嘘。粤语,又称广东话、广府话、唐话,俗称“白话”,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广府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广府民系基本标志性的文化识别之一。

粤语在中国南方的广东中西部、香港、澳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外的东南亚、欧美地区的部分国家华人社区中被广泛使用。

早在辛亥革命前后,粤语就已经因为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南粤志士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风暴而传播。据说民国成立初期,粤语甚至作为当选国语的备选项之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繁荣的香港开始向外,尤其向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进行文化输出,以制作精良的粤语歌曲、粤语电影、粤语连续剧等为代表的粤语文化,开始在内地攻城掠地,风靡全国,三十多年间长盛不衰。

曾经多少人,以自己会说粤语为荣,或者以自己不会唱粤语歌而感到羞耻。

可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内几个大型经济圈的形成,香港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窗口作用逐渐被替代,其相对于国内经济的重要性也逐年减弱,经济地位发生了互换。

随着内地经济文化的复苏,国内的文化产业开始逐步蚕食原来由粤语文化占据的份额,同时,由于香港在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的青黄不接。

其粤语歌曲、电影,电视连续剧等文化创作都开始进入了衰退的状态。国内文化开始反噬粤语文化。粤语,作为曾经的文化辉煌,正在走向没落。

另外,由于改革开放而大量涌入广东的务工移民,带着他们本身的语言,不但为广东的经济带来了繁荣的发展,同时也为广东的语言环境增添了多样的色彩。

甚至,在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普通话对粤语有取而代之的迹象。所以才会出现文章开头那样的尴尬故事。

粤语作为南粤文明的标志性文化,理应得到妥善的传承。作为广东人,不管是老广东还是新广东人,只要会说粤语,就应该为粤语的传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等到粤语变成文化遗产的时候才来补救,那就晚了。

由于孩子在学校都是接受普通话的授课,那么平时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就多和孩子讲讲日常的粤语,给孩子们说粤语的故事。

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说粤语,只有多听,多说,多用粤语的方式进行思考,才能熟练地掌握粤语。

放假的时候,多带孩子去一些粤语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譬如荔湾西关,越秀东山、番禺等广州的老城区,老街道,结识一些当地的老街坊。

感受和体验底蕴悠久的粤语文化,从小培养孩子对粤语文化的深厚感情,与传承粤语的责任感。

而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承粤语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多看粤语动画片或者电影,多听粤语经典歌曲。

尽管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粤语地区,但是我们对粤语的学习,其实也是从看粤语动画片,听粤语歌曲开始的。

因为这些经过再创作的文化载体,能够让作为受众的孩子们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从而在代入角色,演绎角色的过程中轻易地掌握粤语的精髓,并将之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中,传承下来。

作为会说粤语的广东人,我们并不排斥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但是我们也应一直谨记,粤语也是我们的母语之一,是我们南粤文明的标志。

因此,粤语的传承也应被提升到像国学文化传承一样的高度。 就像网络上一个段子所说:“尽管我听不懂你的鸟语,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粤语的权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1lIsXIBd4Bm1__YDB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