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新研究结果表示,通过刷刷手机、玩玩朋友圈等方式让大脑放松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使用手机会增加心理的认知负担。
(图源:东方IC)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行为成瘾期刊》上。研究者通过研究使用不同媒介进行休息的认知成本得出结论:使用手机进行休息会增加心理的认知负担,而不是减轻它。换句话说,如果想为后续的工作保存精力,最好休息时别碰手机。
参与这项研究的400余名大学生被分成4个实验组,并完成具有认知挑战性的填字谜任务。
填字谜任务被对半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其中有3组大学生完成前一半任务后可以休息一下再继续,他们休息时分别用手机、电脑大屏幕、纸笔为一个假想的购物清单挑选物品;第4组大学生中间不休息,连续完成任务。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手机休息的小组与另外两个休息组相比,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后半部分任务,而且成功解决字谜的数量更少。
有趣的是,手机休息组的认知消耗和不休息组的认知消耗没有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工作累了用手机休息这条路走不通,它不但不能让大脑充电,还会带来不小的认知挑战。
研究者提醒大家:“手机可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干扰,使人们难以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工作任务上。”
事情上,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迅速提升,手机对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欧洲脊柱协会早前发表的一份声明表示,低头玩手机相当于颈部负重45斤左右的重物。
(图源:网络)
美国合众国际社网站发表文章称,对动物的研究表明,每天接触智能手机、电脑等发出的蓝光有可能会加快人的衰老速度。
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研究结果,如果每天玩手机超过5小时,肥胖风险概率将增加43%。另外,玩手机久坐不动也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等不适风险。
种种研究结果都在表明玩手机危害非常大。其实人们也不是不知道手机危害,可为何还是甘愿做“低头族”呢?《行为成瘾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就表示,人们已经对手机形成“高度依赖”了。
研究者表示,手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设备,而是具备了“伴侣”的功能,准确地说,是“代理伴侣”。
如此看来,这样的“伴侣”,或许需要一点距离才能产生“美”。
亚洲时报 综合:中国青年报、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