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孩子一直是养娃界最多笑料的地方。
无论是哄孩子时的神操作,还是被孩子弄得手足无措的样子,都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可是,看了韩国这部超红的神仙综艺《超人回来了》之后,我知道了——爸爸带娃就是别人看着好笑,孩子待着开心。
澳洲爸爸Sam一家,哥哥威廉和弟弟本又有礼貌又讨喜的。得到别人的照顾会说谢谢,去菜市场买东西也会说谢谢,弟弟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也会跟着学。
有一集里面,威廉突然感受到了挖鼻子的快感,一直用手插着鼻孔。Sam急了告诉威廉不能挖鼻子,挖鼻子鼻孔会变得像大象一样大。
结果爸爸越凶孩子越开心,还把两只手指塞进鼻孔里,装大象给弟弟看。
爸爸觉得不行,不能放纵,于是拿纱布把孩子的手指裹起来,以为这样塞不进鼻子。
结果威廉换只手指继续塞。
爸爸又想了另外一个方法画上两道“血痕”,告诉威廉挖得多鼻子是会流鼻血的。威廉却说,“这是水彩笔画的。我已经是四岁的哥哥了(你骗不了我的)!”
我看到这里真的乐得不行,爸爸跟孩子斗智斗勇的场面我真的一辈子看不腻。
最后爸爸使了一招“故事大法”,他假装威廉鼻子里的“鼻屎”给威廉写了一封信:
我们一家本来在你的鼻子里待得好好的。结果你一下子挖走一个,一下子挖走一个我们好难过啊。
爸爸说,威廉你也想和爸爸妈妈一直生活在一起吧。
威廉听了难过地点点头,为了鼻屎一家的团圆,再也不要挖鼻屎了。
爸爸听了之后直夸威廉是个善良的娃。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爸爸在儿童成长中担任的角色)》一书中提到,童年时期有积极参与的爸爸,对孩子情感、社交和行为上的发展是极其有好处的。
对于威廉不好的行为,威廉爸爸没有放任不管丢给妈妈或者强行纠正。
他想尽办法让孩子减少这种行为,他先是阻止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坏处,最后用温和的方法解决。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心理学教授DelPriore把“积极参与的爸爸”定义为:行为温暖并会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会一起参与家务、与孩子一起运动,很少会辱骂孩子或者是表现冷淡。
威廉爸爸“诓骗”孩子的方式,在我们看来特别好笑、幼稚,但给孩子留下的却是一个温暖而又美好的回忆。
在我很喜欢的另外一家中他的女儿罗媛,虽然一直被节目吐槽说,像个大婶,走路会背着手,闲下来会一直念叨,跳舞也被吐槽。
但是动起手来毫不含糊,只有4岁却可以熟练地做到许多的事情,经常会主动请缨做家务、照顾弟弟,连宝宝手指勾到妈妈头发这种事都会留意到。
罗媛爸爸也很愿意“指使”罗媛,在他们做弟弟百日糕的时候,罗媛爸爸示范了一下怎么揉面团,罗媛就说要试试看。
可是试了没两下,罗媛就说手脏了要去洗手,洗完回来揉了两下又跑去洗手了。
如此折腾,罗媛爸爸表示很无奈,但只能趁着罗媛去洗手的期间赶紧把面团揉好。
在塞红豆沙馅的时候,罗媛把面团塞得一团糟就向爸爸求救,爸爸就教罗媛要怎么做。
到了磨面包屑,罗媛看了两下又说“我可以”,结果最后还是罗媛爸爸来完成的。
结束后,罗媛还很自豪地说以后弟弟长大了要告诉他他的百日糕是姐姐做的,爸爸也不敢反驳。
一向不爱吃红豆的罗媛在那天吃过之后,就说今天(的糕)实在太好吃了。
无论是威廉爸爸还是罗媛爸爸,他们在孩子“捣蛋”的第一反应都不是去责备,而是想更好的方法去引导他们。
当爸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时,孩子也会愿意主动和爸爸沟通,对爸爸产生信任。
罗媛添乱的时候,爸爸什么都没说,你想做那你就做吧,做不好我来补救。
花时间聆听她们,学着从她们的视角看事情,给予她们情感上的支持。爸爸不需要做得很完美,但却能给孩子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和大大的不同。
特别红的朴柱昊一家,因为娜恩小公主的存在让大家特别关注。除了因为娜恩长得非常好看以外,还很贴心。
爸爸要组装蹦床,结果买大了自己一个人搞不定。娜恩就跑去向摄影叔叔求助,弟弟建厚也屁颠屁颠地跟着学。
期间,娜恩也没有闲着,一直尽力地帮忙,给爸爸和叔叔倒水喝。
不得不提,柱昊真的好爱跟孩子们袒露自己“软弱”的一面,自己怕高会和孩子们说,迷路也会坦白地告诉孩子,“怂怂”的样子十分好笑。
即便是这样,娜恩和建厚也没有看不起爸爸的意思,反而是更贴心地为爸爸着想,与爸爸的距离更近,也学会为别人考虑。
不需要专门去教孩子要照顾别人,只是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说出来,孩子来接手时让他们去做。
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主动去照顾、关心身边的人。
养孩子的过程重要的不是怎么管孩子,而是怎么教孩子。
不只是出现在孩子的生活里或者简单地遵循着教育书上的建议,而是切实地从孩子本身出发,关心着你的孩子,给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即便是教出两个如此有礼貌又有人气,被很多人夸是好爸爸的Sam,也还表示说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多多学习。
孩子与我们不一样,世界所有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你带给他们什么,他们长大后就会留下什么。
小小的建厚会被小鸡、喜鹊、河水这些平常的事物吸引到:
时安演戏彩排时会要求爸爸给自己画上腹肌和腋毛:
把雪糕弄到儿子鼻子上,最后互相捉弄的two奉s父子:
这些温馨又开心的小日常,不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会开心,就连孩子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是带笑又幸福的。
研究表明,和没有爸爸积极参与或者是没有男性榜样的孩子相比,有爸爸积极参与生活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少几率会出现辍学、犯罪等的问题。
有爸爸积极参与生活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会更有可能拥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和拥有健康、稳定的关系。
最 后
你要问我爸爸与妈妈对孩子来说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妈妈更像是孩子跌倒会去寻找的安慰,而爸爸更会是孩子跌倒后寻求的继续前行的鼓励。
有了妈妈,孩子有安全感,有了爸爸,孩子就有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