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蹲族产生的原因?高学历年轻人为何甘当社会隐形人?

2021-03-19   心悦聆听

原标题:城市蹲族产生的原因?高学历年轻人为何甘当社会隐形人?

最近有个新词“蹲族”。蹲族不同于蛰居族,啃老族。那么蹲族指什么?蹲族的意思是说受过大学教育,家庭背景不错,被人给予厚望,却放弃自我,甘当社会“隐形人”的年轻人。这就是说拥有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那么城市蹲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都在点评蹲族,更多的是希望可以拯救蹲族。高学历年轻人为何甘当社会隐形人?如何让城市“蹲族”站起来!

在媒体的报道里,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出身不错,这两个标签加起来仿佛预示着一份好工作、好前途。现实却不是这样的,部分这样的年轻人并没有按照如此剧本走上理想之路,而是选择在家或出租屋里,成为一名城市“蹲族”。

“蹲族”指的就是那些拥有一手“好牌”、被人寄予厚望,却“放弃”自我、甘当社会“隐形人”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以“现实低欲望、网上多冲浪”的方式闲散度日。

对于这样的现象,网友们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网友一:“"天天996,也挣不出一套一线的房,而且现在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这帮蹲族在家待着,市场也没有出现用工缺口,只能说,别都怪个人。”

网友二:“内卷太严重,就业难现实存在,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打击也让毕业生更容易想逃避,但不知道能逃避到什么时候,太难了。”

网友三:“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很难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不能说年轻人都不努力,只是很多专业设置已无法适合市场需要,这样会造成人力资源过剩,年轻人就业压力山大。”

网友四:“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心理不能承受之重。”

“蹲族”当然不符合大众对于一个年轻人的理想期待,年轻人本应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一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世俗意义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概率性事件。什么家境殷实,一路顺风顺水,名牌大学毕业,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些本来也不能直接画等号,成功的学生时代和平庸的社会经历完全有可能并存。

城市蹲族产生的原因

说实话,现在的生活压力真的太大了。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受挫后对自己失去信心,走出校门后对身份转换的迷茫,自我逃避,缺乏目标,找不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看似高学历的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些难以理解的反差,比如说从小到大高压学习环境,大学进校便开始的内卷,入职后的机械劳动都存在着关联。这些都是他们成为“蹲族”的原因。

对于喜欢安静低调的来说,不是他们当了隐形人,而是圈子不同,我们可能没有发现。也许这些年轻人只是没有找传统印象里的好工作,比如说公务员、医生、老师等等。

现在年轻人都进入了新的行业,因为压力的问题,欲望渐渐就少了,因此就开始混日子了。放弃对所有人而言都很容易,综合条件差一点,想要往上流动,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放弃反而更轻松和简单。

如何让城市“蹲族”站起来!

想要改变这种蹲族现象,那么不能光从年轻人自身改变,而是要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等各种主题综合改变。

年轻人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寻找人生目标。家长应该多给予理解和鼓励,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家长们不要以为的看重孩子的成绩,应该允许孩子多元发展,家长要转变自身观念,缓解孩子的压力。

学校应该多方面培养孩子,不应注重书本,学习成绩,比如说多重视实践教育,劳动观念,职业意识等等。让年轻人提前积累社会经验,校园与职场的角色转变更加自如。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孔教,发挥职业教育分流作用,帮助年轻人找职业定位。

用人单位也要给予年轻人健康的职场环境,给年轻人更多平等的机会,赋予年轻人更大的空间,让年轻人知道工作的意义,有拼搏的动力,也杜绝加班文化,更杜绝职场歧视。

我们要共同努力,了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合力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让城市“蹲族”站起来!